谍战剧曾是中国电视剧里的黄金类型,受到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也诞生了一批经典作品。高峰之后是低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谍战剧在近些年遭遇创作瓶颈,类型迭代受阻。 《风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麦家的经典IP,由他小说改编的《暗算》等电视剧开启了中国谍战剧的黄金时代。电影《风声》是国内少有的高水准谍战...…
谍战剧曾是中国电视剧里的黄金类型,受到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也诞生了一批经典作品。高峰之后是低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谍战剧在近些年遭遇创作瓶颈,类型迭代受阻。
《风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麦家的经典IP,由他小说改编的《暗算》等电视剧开启了中国谍战剧的黄金时代。电影《风声》是国内少有的高水准谍战片,也是主旋律商业化的一次成功示范。基于这样的影响力,将《风声》搬上荧屏就成了一个既顺理成章又极具挑战的事情。
一则,原著小说内容有限。编剧需要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充,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二来,经典之作珠玉在前,人们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耳熟能详,等同于还没播出观众就已知晓谜底,这对于一部以推理著称的作品来说是大忌。
再者,谍战剧需要出新,《风声》在经典IP的光环加持下,势必会迎来更多挑剔的目光。
因此,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延伸,都让新版《风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好在,它抗住了压力,不论在悬疑展现,还是逻辑推理,乃至于人物塑造上,都让观众以往的观剧经验失效了。
明明是“开卷”观剧,怎么就处处悬疑?
一次不同寻常的业务研讨会,将谍报天才李宁玉(文咏珊 饰)、富家小姐顾晓梦(徐璐 饰)、官场老手金生火(张志坚 饰)、杀人机器吴志国(杨祐宁 饰)、行走的档案库白小年(牛子藩 饰)等人召集到了一艘与世隔绝的密码船上。他们需要在96小时内对德国二代恩尼格玛机的密码完成破译。
相比于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个事实更令人绝望:完不成破译,他们会被当成替罪羊处死;完成了破译,日本人会为了保守秘密,将他们杀人灭口。
《风声》一开场的故事就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它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观众熟知的原著故事,而是重新为那段故事匹配了一段前史。同样是密室设定,同样是狼人杀游戏,同样用言语杀人。
在《风声》的拍摄纪录片里,李云亮导演谈到,当初他读完编剧贾东岩写完的前十集剧本,大感惊艳,当即接受了拍摄任务。但是,剧本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将密室狼人杀的设定放在电视剧中,仍然困难重重。
毕竟,电视剧不同于电影封闭的观看环境,大段的对白交锋,即便还原了剧本的精彩推理,也很难让观众安下心来。这就难免让观看效果大打折扣。
于是,为了兼顾悬疑感的营造和电视剧的生产规律,一部实验性谍战剧诞生了。
首先,《风声》的实验性在于剪辑。闪回在谍战剧中不是个新鲜事物,它往往起着强调和答疑的作用,但《风声》的闪回要复杂得多。
一种是前置型闪回,即将后续的人物命运或故事结局前移,增强悬疑感,这一闪回在第一集各个主要人物出场时用得最为频繁。比如,第一集中,风度翩翩的金教授出场后,闪回的却是他在行刑架上血肉模糊的景象。
一种是推演式闪回,这在推理剧中最为常见,往往在侦探复原嫌犯的作案过程时使用。在《风声》中,龙川肥原在探查杀害森田的凶手时,就将在场每个人可能使用的作案手法还原了。
而在推演式闪回中,除了他人推演,还包含了自我推演。比如,在密码船上,吴志国知晓己方已身处绝境,便不动声色地在脑海推演起突出重围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是论证型闪回,它要在谜底揭晓的时候,帮助观众回忆关键细节,常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李宁玉在密码船上对顾晓梦冷若冰霜,却在下船时请顾晓梦帮她拍一张照片。殊不知,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举动,救了顾晓梦一命。此中深意,直到李宁玉到顾家做客,才由顾晓梦的父亲顾民章点出。
起初,李云亮和主创团队考虑到观众传统的观剧习惯,打算为每一种闪回配上不同的色调,做个区分,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观众的识别能力。
好处也显而易见。它让《风声》避免沦为单一的对白式推理剧,还在剧情之外人为制造了悬疑,成为吸引观众追剧的利器。
从弹幕和评论就能看出,一些观众在前几集还对此摸不着头脑,但越往后看,愈发觉得有太多的细节值得反复观看与推敲。
闪回式剪辑还制造出了人物悬疑。《风声》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补全了人物前史和动机,但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隐藏在了众人罗生门式的表达中。观众需要跟随剧情发展,一步步探寻众人身上的秘密。
历史与传奇
不可否认,谍战剧是人物传奇。但若在传奇故事中融入真实事件的影子,就会让剧集的趣味性再迈一个台阶。
《风声》的另一大特点是:将真实事件隐去,但处处有着历史的倒影。
第11集中,金生火为了洗脱自己身上的杀人嫌疑,向众人讲述了他的一次抓捕经历。
十年前,戴笠亲自下令抓捕中共地下党陆训章。陆训章是当时国民党的眼中钉,号称中共密码机,他几乎无所不能,会易容,能改装,还会逃脱术,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爱表现自己。
金生火为了实施抓捕,专门设计了一个逃脱魔术登台表演,他料定陆训章看到后,一定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并上台显摆,届时就是抓捕的最佳时机。不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眼看陆训章就要入瓮,却枝节横生,使之逃脱。
在真实历史上,顾顺章是中共早期的特科负责人,精通化妆、魔术、机械、心理学,擅长双手开枪、爆破等技能,让国民党很是头疼。但他也爱出风头,公开身份是一名魔术师。1931年,他在武汉的一次魔术表演中,被当场逮捕,随后叛变……
都是中共特工,名字相似,都出现了魔术元素,剧中的传奇故事与历史巧妙关联,引人遐想。
再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博弈论之父冯·诺伊曼曾于1926年在哥廷根大学担任助手,并于1930年赴美,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而这两所大学,正是剧中李宁玉和顾晓梦留学时的学校,时间点也对得上,意味着她们俩人都有可能当过冯·诺伊曼的学生。
而《风声》中最重要的两种冲突,就在于破译和博弈。破译需要扎实的数学知识,博弈需要超乎常人的逻辑能力,冯·诺伊曼是两者的大师。戏剧传奇与历史真实在这部剧中产生了关联,也为李宁玉和顾晓梦天才般的表现提供了注解。
虚实交织,是剧集给予观众的观剧密匙。找到它,才能打开悬疑背后的趣味之门。
向倍速观剧宣战
“我希望拍一部未来几年内都会有人去反复观看的剧集。”李云亮这样说道。
如果说,上文是编剧、导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类型和内容上的创新与突破,那么《风声》的制作无疑也值得一说。
它的特点也非常鲜明,那就是细节控。
首先是台词细。
李宁玉到顾晓梦家做客,吃饭间,顾父道出了李宁玉在密码船上为解救顾晓梦做出的努力,并举杯表示感谢。李宁玉接受了感谢,却婉拒了喝酒。想想也是,虽然两人表面上都为汪伪政府效力,但并不知晓对方真实的政治立场。不碰杯是正常的。
不料,顾父突然问了一句,“这是民国二十年的玻特(酒名),也不能喝吗?”
李宁玉脸色变得凝重,低头细闻,“是九月酿的吗?”
“当然是九月。”
李宁玉若有所思,但最终还是没喝下那杯酒,起身离去。
两人看似在讨论红酒,实则在互相试探。毕竟,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9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两个表面汉奸内心潜藏的“勿忘国耻”的心理,从那杯酒中传递了出来。
其次是道具细。
在前几集中,顾晓梦的父亲“船王”顾民章是常被提起的一个人物。众人敬畏之下,让这个人物多了些神秘色彩。直到金生火登门拜访,观众才得以一探究竟。
见人先鉴物。金生火进门之后,抬头便望见顾民章与汪精卫的合影,暗示着两人拜把子兄弟的亲密关系,然后又看到满墙的各国时钟,又瞥见一书柜的珍贵书籍,就连窗帘都是进口的印花组成的“莫奈的睡莲”。家具陈设无一不在彰显着主人的权势与品味。
都说上位者会造势,顾民章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没看在前几集呼风唤雨的人精金生火进了顾家之后,局促得像个小学生吗?
这些精心打磨的台词和道具细节,倘若使用当下流行的倍速观剧,就体味不到其中的乐趣了。
李云亮说,“我们都知道倍速看剧在损害艺术,创作者不能对此无动于衷,《风声》从剪辑到台词道具,都有一个‘反倍速看剧’的目的。观众要么不看,要看就需要认真看,只有认真看下去了,才能体会到加倍的妙趣横生。”
如果观众能多一些耐心,这部剧的隐藏细节和制作巧思不会让人失望。
【文/午言绝】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