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金像奖起源于1929年,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电影类奖项。 在电影界种类繁多的奖项之中,奥斯卡不是最专业的,但绝对是在大众领域关注度最高,对普通观影者来说选片影响力最大的奖项。 第92届奥斯卡奖于2020年2月10日颁布,共设置24个常规奖项和2个荣誉奖项,韩国电影《寄生虫》摘得最佳...…
奥斯卡金像奖起源于1929年,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电影类奖项。
在电影界种类繁多的奖项之中,奥斯卡不是最专业的,但绝对是在大众领域关注度最高,对普通观影者来说选片影响力最大的奖项。
第92届奥斯卡奖于2020年2月10日颁布,共设置24个常规奖项和2个荣誉奖项,韩国电影《寄生虫》摘得最佳影片桂冠。
奖项一经颁布,即刻引发热议。
“迷影咖啡”电影爱好者小组线上交流的部分观点
我觉得上面两折对于本届奥斯卡获奖电影的观点比较有意思,仔细斟酌就能发现两者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它们都不是单独在看待作品本身,“《寄生虫》国际化”的观点纵向联系了电影的历史,《婚姻故事》的观点则横向对比了历史上的电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喜欢看电影,评论电影,但无法深刻分析,观点都是浮于表面?不妨通过阅读电影的历史,加深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
有的朋友就说了:“道理都懂,但是那些历史书真的看不进去!”
的确,《世界电影史》《认识电影》《电影理论与批评》等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经典书籍,要么超级厚,要么超级理论,对于非专业读者不够友好,很多人对这些书籍的第一印象是“每个字都认识,但句子和段落就是看不懂”。
没错,经典理论书籍门槛高,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简化版或者趣味版,直到遇到英国漫画家、作家爱德华·罗斯所绘制的《漫画电影史》。
《漫画电影史》封面
《漫画电影史》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是科普电影历史的漫画,经典电影的场景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佐以丰富的注释,“影痴”爱德华·罗斯化身为漫画中的引导者,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电影的非凡魅力。
电影的起点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包括《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在内,有12部。
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确立,当时的摄影机被认为是导演的眼睛,通常是通过纪实正面拍摄的手法来记录。
《漫画电影史》中的《火车进站》画格
电影《火车进站》(1896)片段
1902年,乔治·梅里爱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中得到灵感,利用摄影机“蒙蔽”人眼的潜能,拍摄出电影史上第一部太空幻想电影《月球旅行记》。
当时使用的技术在现在看来显得粗糙,但理念非常先进,其实到今天,很多科幻电影依然是即时性与幻想性的结合。
《漫画电影史》中的《月球旅行记》画格
电影《月球旅行记》(1902)片段
根据电影制作技术,大致可以将电影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895年-1928年是无声电影时代,经典默片层出不穷;
1928年-1990年是有声电影时代,优秀影片百花齐放;
1990年至今是数字化电影时代,全球性电影艺术井喷式发展。
绘画、音乐、文学、雕塑等等艺术形式无不在时间的长河中涤荡,经历了数千年积累才发展成今天的模样,而电影从无到有,以传统艺术形式为根基,在短短的200多年间,就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主流艺术形式之一。
同时,电影也是受众最广的艺术。
电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它本身的娱乐效果,更因为优秀的影片能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文化以及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
拍摄手法在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早期电影之中,电影镜头都是遵循人眼的视物规律来拍摄,但没多久,观众就对这样的纪实性短片失去了兴趣。
然后,新的拍摄手法就出现了。
1.特写
1903年,在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导演的一则53秒的短片《病猫》中,首次使用了“特写”的拍摄手法,镜头由拍摄孩子抱着猫的情景,一下子切换到小猫身上,汤勺喂药的动作和小猫舔舐的细节都清晰可见。
特写的诞生突破了人的感官,电影不再局限于人的视觉极限,使角色而非场景成为被拍摄的主体。
电影《病猫》(1903)片段
2.推移镜头和大场面
1914年,意大利导演乔奥凡尼·帕斯特隆纳在电影《卡比利亚》中使用移动摄影镜头取代固定镜头,将摄影机架设在推车上,沿直线或斜线往前推进,这种推移式取景可以流畅地完成大全景到中景的转换,被称为“卡比利亚推移镜头”,据说当时还申请了专利。
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曾评论该片: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场景的壮丽上,打破了当时一般电影的格局。
1916年,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的著名导演D.W.格里菲斯从《卡比利亚》的大场面中受到启发,推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史诗电影《党同伐异》,场面宏大,花费巨资还原古巴比伦场景作为布景,同时使用超过3000名群众演员,为了完美拍摄巨大场景,甚至使用了热气球“航拍”和塔楼升降拍摄。
格里菲斯的大胆与创新极大地推进了电影新兴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漫画电影史》中的《党同伐异》画格
电影《党同伐异》(1916)高空拍摄片段
3.光影
光和影在电影中往往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
1920年,罗伯特·维内拍摄的黑色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德国小成本表现主义电影中的代表,这类电影非常擅长使用光影和油漆激发情绪。
阴影被直接涂抹在布景和地板上,呈现扭曲、不平衡的场景,单一的光源,半明半暗灰色阴影的井深镜头,在令人致郁的气氛中唤醒卡里加里博士疯狂的世界。
《漫画电影史》中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画格
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片段
4.声音
1927年,无声电影逐渐衰落,声音开始在电影中出现。
声音使得电影气氛不再“高不可攀”,声音的表现也使观众更能投入剧情,声音成为影像之外的重要元素。
有时候,电影中的一些最令人难忘的角色,甚至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
1968年,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一组航天员乘坐飞船前往木星,随船人工智能电脑“哈尔9000”发生了故障,当宇航员要求打开舱门时,哈尔用既像是活生生的、但同时又有着古怪的单调感与人工感的声音拒绝了宇航员的请求。
哈尔的故障令宇航员们面临危险,主角为自救必须断开人工智能的电源。
当哈尔被关机时,它的声音也向着一种早期状态退化,不断调节、变慢,就像濒死的人类。
在2019年创造票房奇迹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对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MOSS的刻画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法,在大火中发生核心数据错误,即将“死去”的MOSS用机械音说出了最后的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漫画电影史》中的《2001太空漫游》画格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并非天生,主要受思维能力、环境、教育、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会不同。
电影在娱乐之下包含的意识形态,通过描绘社会、家庭、性别等等一切事物,对塑造观众的世界观、道德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英雄、神话、历史、爱情等类型的电影最容易植入意识形态。
好莱坞电影的演员和导演大多都是男性,这导致了很多电影往往被男人的动作和目光所挟制,一系列电影惯用技法迫使观众以老套的白人、男性、异性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这些电影频繁地将凝视的权利赋予男性主人公,这使得现实与虚拟世界一并加强了男性权利。
《漫画电影史》中的相关画格
查尔斯·卓别林,默片时代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喜剧大师,一生有80部喜剧电影作品问世,卓别林的表演有明显的双重性,在接地气的同时又表现得很尖锐。
1936年放映的代表作《摩登时代》,造型、动作、表演,都体现着卓别林式讽刺,在工厂神经质般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表演方式相当幽默,让人感到很复杂,又搞笑又可怜。
《摩登时代》拍摄于美国大萧条时期,影片中含有大量工业化背景下意识形态的隐喻。
《漫画电影史》中的《摩登时代》画格
电影《摩登时代》(1936)片段
作为政治话语与商业电影的结合,在1986年上映的空军题材影片《壮志凌云》中包含了国家在培养优秀、有责任感的英雄的意识形态,尤其这个英雄还长得特别帅,富有力量感,具有自我个性。
上映之后,《壮志凌云》不仅仅票房大获成功,而且美国空军征兵数量激增500%,电影对美军的批判也逐渐从电影院消失,因而这部影片也被誉为“史上最好的征兵广告”。
电影的力量不可否定,尽管很多时候并不会直接导致某些行为,但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中对观看者产生着影响。
不过,电影的力量不只是教导我们去遵从,而是让我们扩展思维去探索不同的世界观,并挑战我们常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社会规范。
《漫画电影史》中的《壮志凌云》画格
电影《壮志凌云》(1986)剧照
爱德华·罗斯的《漫画电影史》虽然是漫画版本,但电影史的重点要素一应俱全,内容也多是考究的电影理论,普通爱好者可以从轻松的漫画中获取知识,参照电影的历史,尝试有理、有据、有观点地欣赏电影作品。
同时,这本书对电影的研究也非常全面,引用的各种理论著作、参考内容与典故都标明了出处,尾注20多页可见其严谨,即使是阅片无数的骨灰级影迷,相信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END-
我是聂梓吟,分享原创书评,欢迎与我多多交流。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