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一片早在2008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过,但并没有获得多大反响,我在当时也并没有太关注此片。就当我快要把此片给遗忘时,它却在09年末包揽了美国本土的多项大奖,并且获得了今年金球奖多项提名,还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奖的竞争者之一,这的确让我很吃惊。 本片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奖项的青睐,...…
《拆弹部队》一片早在2008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过,但并没有获得多大反响,我在当时也并没有太关注此片。就当我快要把此片给遗忘时,它却在09年末包揽了美国本土的多项大奖,并且获得了今年金球奖多项提名,还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奖的竞争者之一,这的确让我很吃惊。
本片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奖项的青睐,还是因为它所营造的那种极为震撼的真实感。它利用纪录片式的镜头生动再现了驻扎在伊拉克的一直拆弹小组的经历。剧情真实而又具有观赏性,不像某些影片用大量晃动的镜头来刺激观众的神经,这样的电影别说是观众,就连影评人都很难看进去。
拆弹部队的工作可谓比战场上的大兵还要危险,在影片开头,Guy Pearce饰演的Matt Thompson中士就在一次拆弹行动中身亡,而Jeremy Renner饰演的William James来接替他的工作。William曾经拆除过800多个炸弹,是个老手。但他总喜欢独自行动,这也是令他的战友们感到不满的地方。而在影片最后,William从伊拉克回到了美国,可他却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这也符合大多数士兵的经历。William最终还是回到了伊拉克,继续作他的拆弹员,也许他某一天就会被炸死,可是他没有办法,拆弹已经是他的全部生活了。就像影片开头的字幕上写的,战争就像毒品一样,会使人上瘾。
本片并没有打出反战的旗号,更没有鼓吹伊拉克战争,而是用一种很冷静的眼光,以旁观者的姿态来讲述这些拆弹员们在伊拉克的生活,让观众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残酷,这也是本片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颇具玩味的是,该片的导演是<阿凡达>导演的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著名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第82届奥斯卡奖各奖项提名名单揭晓时。在最近众多电影奖项评选中战果累累的3D科幻巨制《阿凡达》和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影片《拆弹部队》脱颖而出,各以9项提名领跑群雄,其中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有人戏言,今年奥斯卡奖“群英会”被压缩成了这对往日夫妻之间的对决。
事实上,很少有知名的影评家表示喜欢拆弹部队,然而观众是否会被打动走进电影院,这的确是另外一回事。必须承认的是,这部全部由男性表演的、散发着雄性荷尔蒙气息的影片确实限制了观影人群。但是,当故事讲到三个男人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处理炸弹的状态中时,影片的节奏比最近任何以伊拉克为题材的电影都更像《搏击俱乐部》,尽管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的画面总让人联想到《天国王朝》。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片中不时地营造一种令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气氛,一波接一波地涌来,然而神奇的是,该片的整体风格却没有因此让人感到某种折磨人的窒息。
《拆弹部队》是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鲍尔曾是一名特派到伊拉克炸弹区的通讯员。影片的一开头出现Bravo公司演示正确地拆除街头炸弹的程序的画面——先遥控一个机器人进入垃圾堆一样的街头进行侦查,如果发现炸弹,一列武装部队将身着太空服,携带排雷钳子进入目标区域。然而,在距离任务结束还有38天的时候,Bravo公司的新领队詹姆斯(杰瑞米雷纳饰)却鲁莽地解除了所有的拆弹程序,于是,这只拆弹部队即陷入危险之中,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在领队漠视战友生命的情况下,队中的桑鲍(安东尼凯尔饰)和爱觉基(布莱恩克拉提饰)不得不寻找对策以自救。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理以及行为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于是,观众的情绪被他们的遭遇所揪引着,随着他们情绪的波动而波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詹姆斯这个角色不讨好。镜头一晃,撇开发生在Baghdad大街上的事情,沙漠上迎面走来一列英国阻击军,他们进展似乎非常顺利,然而《拆弹部队》全片的节奏却不允许他们一帆风顺。
大概是身为女性导演的身份始然,导演没有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美国的对外战争,只是从个人叙事的角度描写了一个对战争,更确切的说是对生死瞬息万变的战场成瘾的拆弹专家,他的语言极少,大多是动作,更多是执着近于痴狂的执迷与拆弹。他不听指挥,不与团队配合,将战友的性命置之不顾,别人的褒奖也好鞭笞也罢一律无效,他只对自己拆下的决定生死一线的爆破小玩意感兴趣,将这些爆破装置与儿子的照片、放在一个框里。甚至于当别人面对生死感到害怕的时候,有妻儿的他却如若无人之境肆意在危险边缘挥洒自己的生命光彩。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没有在电影中直接对战争做道德判断,即除少数的例外外,她没有通过战争场面的残酷来唤起观众的人道主义同情,她也没有制造戏剧性场面来讽刺美国发动战争的政治错误,当然,她更有没“站在”伊拉克的立场上以他们的观点来看待眼前这样战争。或许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现实批判性”不强,产生了一个对它的最大误读:即认为这是一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甚至认为它是美国政府的“征兵广告”。这种观点认为詹姆斯在战场上的“云中漫步”是充满英雄主义的行为,而整部电影的意图就在于让人忘记战争的恐惧,在战场上像詹姆斯一样恪尽职守地完成使命。
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看过的描述战争题材电影中最为个人化的一部,风格标新立异,遗憾的是主题不详,不谈反战不谈伤害,只谈人对战争上瘾的状态,没有未来没有结尾,或许这迈向不确定未来的结尾正是导演想要反映的美国对伊战争的一种思考?不得而知。
我想说的是,《拆弹部队》或许具有记录的价值,但是整部电影的美学手段不是基于摄像机的纪录性,不是为了“完整地”捕捉对象的存在,它是基于某种心理主义,基于战场上的人对战争的感受方式。用这么庞大数量的超短镜头来组成一部电影,镜头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剪辑逻辑。在某些情况下,镜头模仿的是拆弹队员的目光,当詹姆斯拆弹时,其他队员必须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目光必须时刻变换,迅速转移。这样的镜头(目光)背后是战场上人物的心理状态。导演将这样的镜头扩大至整部电影,不仅是拆弹过程中,队员们在军营里休息时,甚至詹姆斯和卖DVD的伊拉克小孩玩足球时,用的也是这种高度变化的短镜头。这样的运用,其心理效果是惊人的。战场的紧张感已经退至其次了,这样的镜头和剪辑暗示的是人物心理的失常状态,他们无法以正常的方式完整地注视事物了,他们的注意力被迫不停地转移、分散,一切都是片段的,不连续的,他们无法对周围的存在产生整体感。这多少有点像吸食了鸦片之后的感觉。这是一个人在环境中逐渐湮灭,人的自我意识逐渐丧失的过程。全片只有两种情况是例外,一是詹姆斯回国后的几组镜头,持续时间明显变长了,然而正是这种变化,暗示了詹姆斯回到和平状态后的不适感。另一个例外是高速摄影机拍摄下的炸弹爆炸时泥石从地面涌起和狙击枪弹壳落地的慢镜头。从节奏上来说,这两个镜头具有平衡的功能,同时,它们也具有心理意义:就像人在完全丧失自我(死亡)前投向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瞥。
另外本片很为人称道的一点是导演的场面调度极佳地营造了战争的现场感,电影院的观众跟随战场上的拆弹队员一起紧张、心跳、焦虑,最后又得到释放。电影的非情节结构也使其很有纪录片的味道。导演拍摄时,让三四架摄像机同时对着目标,从不同的机位去捕捉现场的视觉信息,然后把不同摄像机拍摄到的材料再剪辑起来。最后完成的《拆弹部队》全片没有几个镜头持续3秒以上,镜头的数量远远超过普通的电影。所以该片的胶卷浪费数量已经超过了现代启示录.
片中名句:
你喜欢这个,是吗?你喜欢玩所有的小动物填充玩具,你喜欢妈妈,爸爸和粘粘的果酱。你什么都知道,是吗?你知道吗?你会长大,现在你喜欢的东西可能会变得不再那么特别,你知道吗?就像盒子中的小丑,宝宝,你会发现,它只是一个铁皮罐和一个人偶,无论如何,你通过这些真正得到的东西是你真正的爱,也许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只会留下一到两件东西,对我来说却只有一件。(之后James又重新返回战场)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