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男孩》开头具有异域风情:时断时续的击鼓声,有节奏的金属般撞击声,还有用奇切瓦语吟唱的歌声,在银幕外飘荡;画面上,则是一群头插羽毛、脸戴面具、脚踩高跷的人,载歌载舞穿行而过;画面下方,田野里的庄稼迎风而舞……确实,这部英国影片描述的对象,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国度:马拉维,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国。但这不...…
《驭风男孩》开头具有异域风情:时断时续的击鼓声,有节奏的金属般撞击声,还有用奇切瓦语吟唱的歌声,在银幕外飘荡;画面上,则是一群头插羽毛、脸戴面具、脚踩高跷的人,载歌载舞穿行而过;画面下方,田野里的庄稼迎风而舞……确实,这部英国影片描述的对象,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国度:马拉维,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国。但这不是一部让我们目睹该国奇风异俗的电影,很快,电影呈现的严峻现实扑面而来:贫穷、饥饿、洪灾、干旱……因交不起学费被学校开除的少年威廉,通过自学,土法建造风车,改变村庄面貌的故事,渐渐成为电影主干,最终,演绎出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为奴十二年》中有过出色表演的切瓦特·埃加福特,初次执导这部影片,就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奖,他自己也在电影中扮演男孩威廉的父亲。自编自导自演,或许会是他电影发展的一个方向。
毋庸置疑,这部影片讲的是土地,切瓦特·埃加福特把电影分成五个段落:播种、生长、收成、饥荒和风,每一部分都和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播种”里,看到一种残酷:烟草公司为了用树作燃料烘干烟叶,鼓动村民锯树换钱,全然不顾毁坏树木的后果,导致雨水淹没土地。在“生长”中,人们的预言成真:等到大雨停歇,阳光重现,又会迎来干旱。画面里,庄稼枯萎、倒伏,太阳把土地晒得干裂。“收成”中,威廉一家收获的玉米,仅能维持六七十天食用,以致全家每天只吃一餐;盗贼明目张胆上门抢劫粮食;人们争先恐后哄抢政府救济粮。“饥荒”里,威廉的姐姐和人私奔,原因:“可以少一张吃饭的嘴。”此时,学校关闭,村里人纷纷离家出走。镜头里,满是土地荒芜、龟裂的模样,村子一片死寂。
不能说,这是一部绝望的电影,相反,由于男主角威廉的出现,电影以一种强大的力量,穿透苦难,让人看到,所有的希望孕育于不可能中,或者说,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通过学习,勇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电影中,我们总会看到十三四岁的威廉凝视“风”的画面,风漫卷,吹起沙石滚滚;风咆哮,吹动树枝摇晃。风,对威廉来说,是贫瘠乡村唯一能带来改变的能量,驾驭大风,是他唯一的志向。他要做一架风车,抽水灌溉干裂的土地,让庄稼结出果实。
很有意思,威廉制造风车的故事,被切瓦特·埃加福特对应地安排在五个段落中,和标题形成隐喻关系。如果说,自然耕种,土地从播种到歉收为结果,那么,制造风车,则是种子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播种”里,威廉看到老师的自行车,转动踏脚板,车灯会亮,为什么会这样?科学的种子,播种在心里;“生长”中,他从老师那里知道,自行车灯会亮的原因和直流发电机有关。尽管家中贫穷交不起学费,他还是在学校图书馆读到了《能源利用》这本书。愿望在生长。“收成”里,他明白,利用风车,能给电池充电,继而驱动水泵抽水浇灌田地。果实将会成熟。“饥荒”中,他捡拾废料场里的拖拉机风扇、蓄电池、电线、软管,通过做小型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切实可行,只是需借用父亲的旧自行车车架和马达,为此,和父亲有过一番争执,但这只是成功前的挫折。“风”的段落,是全片的高潮,当用树做成的木塔高高竖起,风驱使自行车轮子随扇叶开始转动,村民们紧张观望,信,或不信,只在水井出水的那一刻,全部凝聚成欢呼和激动。小小少年,把希望变成了现实。
影片最后的字幕,让我们看到威廉以后的发展:“得到奖学金在马拉维完成学业,然后到南非就读非洲领导学院,接着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拿到环境科学学位。”最令人鼓舞的是,如今,他的村子,因为风车,即使旱季,也能收割庄稼。(刘伟馨)
下一篇:《埃博拉前线》观后感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