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剧情

电影调色师施冠瑜:7年为百部影片“补妆” 调色是一双隐形的化妆之手

来源:电影界 时间:2022/10/13 19:42:20 【kenbest】

成为一个电影调色师,对35岁的施冠瑜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从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电影调色师,在每一步分岔路口,他都做出了正确额选择。不服输、勇于探索、善于学习、极强的危机意识,这些精神支撑着他不断进步。

记者: 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调色师?

施冠瑜: 其实是个意外。我本科专业是俄语,2007年从台湾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做金融业务,但这不是我想走的路。我热爱电影,但又觉得电影行业门槛高,苦闷为难之际,生活在不经意间开了一扇窗。一次偶然机会,我答应帮朋友剪辑视频,接触到软件Final Cut Pro。为何不当个电影人?这个念头在心中疯狂生长,我先在台湾报名学习多媒体, 2012年申请到AAU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Department(旧金山艺术大学),只身一人奔赴美国学习电影的后期制作。

当时,所学专业是电影剪辑,学校提供所有理论的基础,但也仅止于基础。最早接触调色,是无意中了解到后期制作软件——Blackmagic DaVinci Resolve。它被用于为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后期调色,了解到调色前后的影片对比,我很震撼,领悟到调色就是用光和影为影视作品补妆,作品经过调色全然不同。

7年前,当时多数人都还不太清楚调色是什么。非常冷门,学校根本没课程教。但我内心笃定,未来它将在后期制作时得到广泛应用。所以,一边上网搜资料自学,还去洛杉矶参加了International Colorist Academy (简称 ICA)相关培训,掌握了达芬奇等软件的使用。

我记得很清楚,一位朋友得知我从洛杉矶学习调色回来后,将我推荐给了一位导演做他毕业作品的调色。其中有一场景印象特别深刻,拍摄地点是一片芒草原,原本整片草是金黄色。但拍摄时是阴天,所以天空呈现较灰暗。朋友问我,这画面可以调成夕阳效果吗?我答应试试,然后兴致勃勃的利用达芬奇内的Parallel mixing mode的效果把天空调出了夕阳的颜色,整个画面达到拍摄者期待的效果。这些年来,和我合作过的人,受我影响都意识到调色的重要性,让我感到自豪。

记者: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施冠瑜:攻读旧金山艺术大学硕士后,我进入Roush Media DI(Digital Intermediate)调色公司。这是我第一份在美国的正式工作,这间公司专注后期制作,而且在调色方面比较有经验。我专注学习后期调色的核心技巧,了解整个数字中间片的流程。在公司待了几年,我开始独立对接客户,并为一些知名广告商和院线长片做调色。例如院线长片《Overcomer》、《Indivisible》《乐高漫威超级英雄黑豹:瓦坎达危机》等,都是我有幸参与到的作品。

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五年前,导演埃里克斯·肯德里克找到我们公司,当时我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为他的作品做了套底(调色工作开始前的必须步骤)、底片修复等基础性工作。5年后,再次见到埃里克斯·肯德里克导演时,我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调色师,受邀参与他的长片《Overcomer》做调色,今年6月公司完成调色,8月电影在全美各院线上映。

记者:你刚才还提到了广告片,为广告片调色和为故事片调色有什么不一样吗?

施冠瑜:就拿我刚谈到的华为mate30广告片来说。调色师最常做的,是通过色彩搭配和明暗对比,凸显拍摄画面的主视觉,让观众能一下找出画面重心。所以,主画面不能被背景淹没,但又不不会过分突兀。在这部广告短片中,调色一个重要任务是体现华为手机的质感。所有画面中出现的手机的部分,会被特别圈出来进行细节修改:例如从颜色、对比度、锐利度等方面进行加强,画面的其他部分要适当削弱。

如何在画面和产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是广告片和故事片不一样的地方。很多观众可能又印象,那个广告片中有个镜头,一位男生坐在船上拿着mate30手机拍摄天空,起初我想的色调是蓝色,晴空万里天空的色调,时间约是清晨。我按照自己想法调完后发给导演,导演看了后反馈,他想要的其实是夕阳,追求偏紫黄暖色的画面感。在一轮沟通之后明白他的创意发想,重新调整,最终成片画面是洛杉矶的夕阳感,给观众的印象更加深刻。

@調色修正前

@調色修正後

记者:业内有一种说法,调色是项被低估的环节,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施冠瑜:也不算低估。但确实,调色师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在现在技术的进步之下,大家都明白调色是必须的,但因为大家的认知觉得调色是最终的环节,没必要这麽早进行。事实是,如果调色能在前置作业时参与,将非常有利于电影创作及工作流程的顺利。而且,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对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的共识是,电影调色师可以增加电影的视觉美感,帮助故事的讲述,更好传达导演的意图。但,总体而言,从整个业界对调色环节的重视还是不够。

业界对调色师的刻板印象,就是等着导演交素材,然后开始工作。首先,调色师绝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等着拿素材的角色。

在具体的拍摄工作中,每个摄影机的性能、镜头不同,拍摄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但因为调色师需要对摄影机的原素材进行加工调整,所以非常了解不品牌摄像机的画面特点和色调。如果能介入前期拍摄,摄影师或导演在某个场景想要达到某种效果,调色师可以辅助性的给一些摄影机方面及颜色的建议,甚至陪同拍摄,进而确定拍摄画面的风格和色彩。在前期,把画面的60%到70%的颜色锁定下来,后期调色会更加顺畅。

第二,要想把影片内容表现得饱满、到位,那么画面的构图、曝光、视角等细节都要精细安排,色彩和色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人认为,拍摄影片画面整体的感觉和效果应该由艺术指导一人负责。其实,最好在开机前就由艺术指导和摄影指导、调色师来共同商讨决定。

没有调色的影片是粗制的半成品,调色不正确的影片是半废品,调色也是双刃剑,过犹不及不可取、恰到好处才行。调色师希望观众看到的成片,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同样的色彩风格。但在实践中,由于工作流程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导演、摄像和剪辑看到不同的颜色,经常出现的一种可能情况是:拍摄摄像设定的画面整体一个颜色,剪辑时的画面却是另一颜色,到做特效时,如果不由DI或调色公司来负责管理特效素材的情况下,特效部门在错误的色彩空间上做效果,最终到调色环节,素材颜色混乱,直接影响到成片效果。

最后说一点,很多影片因为预算的原因,在邀请调色师前期介入时有所顾虑,其实这是个认识上的误区,调色师的前期介入,注意到色彩色调一致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后期调色的工作量,这样一来,整体预算并没有大幅增加,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记者:你认为,如何评定一部影片的调色是否成功?

施冠瑜:一个好的调色师,不会让观众感觉到你在这部片做了什么。我举个例子,有时候观众看影片,剪辑很顺畅,情节也合理,但就觉得一个镜头跟下一个镜头接不上,有些时候就是色彩的问题,视觉上的落差会打断观众对故事的融入。经过我们调色师的手,在二维平面中创建深度,画面会更有立体感就,把有色彩和曝光差异的镜头匹配一致。注意,完美的调色是一双隐形的化妆之手,帮助观众融入剧情的同时,在视觉上面,又能控制观众视觉的注意。

色彩有多重要呢?它会在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影响心理和生理。一个优秀的调色师,是拥有自己的风格的,包括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道具等等都有风格,都是要为影片服务的,基于影片想要表达的情绪,调色师要找到这个最适合的色彩风格。通过富有创意的调色,潜意识影响观众的情绪,将观众带入到你渲染的色彩世界中,或暖或冷,或热情或压抑……

还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毕竟调色是很主观的艺术,如果多数人都觉得不错,那就是不错了。

记者:现在电影行业对调色师的需求如何?

施冠瑜:需求较过去大,但整体发展还不够健全。

后期调色,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美国对历年前100名卖座影片进行统计后发现,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所占比例于2012年反超了胶片电影。2012年成为数字技术和胶片时代一道分水岭。其实,胶片时代也有调色师,但那时的调色相对很简单,简单说就是对红色、绿色、蓝色进行搭配组合。数字时代,数码中间片技术就是后期制作数字化的重要体现。调色师以数码工具作色彩调整,对影像中的独立色彩及区域作更细微的控制,及控制影像结构(如微粒、锐利度等),比如对局部画面的调整、物体细节阴影的处理等等,功能更加细节化和强大。调色师要完成更多细致的工作,辅助影片讲故事,让观看的人更能感同身受,为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银翼杀手2049》《荒野猎人》等电影,调色师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近几年,从事调色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是也存在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一的情况。加上目前业界并没有世界级认可的调色奖项来鼓励从业人员。主要争议是一部分人认为调色并非像导演、摄影或剪辑那样的创意发想及创作过程,调色更偏向于技术性的工作;然而从事调色职业的人认为调色本身就是具备创意的性质,色彩的选取决定了观众对故事的情绪、心情及看法等等。对于这争议,没有对错,只有主观或客观之分。当未来大家更重视颜色时,或许情况就不同了。

记者:这份工作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施冠瑜: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我调色过的片子大概上百部。在美国洛杉矶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很多,我有机会遇到很多很特别的人,一些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合作伙伴,我和我工作室合伙人接触过BBC America的副总裁、SONY的一些Supervisor、Producer,以及一些知名导演等等。对我来说,每部作品都是难得可贵的合作经历,带给我的不同的成就感。我帮这些合作伙伴做调色,他们的成功其实也算是我成功的一部分。

其实,我调到现在都还在不停学习,在电影后期制作方面,无论知识还是设备,都进步更新的非常快,不努力就要落后。

记者:谈谈你近期的工作目标?

施冠瑜:我在美国工作7年,现在定居在洛杉矶,组建家庭,有了小baby。很多人看来,我已经积累了人脉和财富,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其实我时常有危机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入舒适圈。这种危机感,既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也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因为没了危机感,在美国生存会很困难。

我现在的短期目标,是希望参与更多长片项目,能和团队一起争取更多奖项,同时希望能进更知名的后期公司服务。更长远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调色本身,我希望能透过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去挖掘更多能补强的环节,透过开发一些工具来做技术上的补强及调色上的创新。

扩充阅读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