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挫骨扬灰不解其恨 红楼梦里最令人胆寒心惊的事件,莫过于王夫人血洗怡红院。这场大血洗,尽管涉及面很广,但核心毫无疑问只为指向一个人,那就是晴雯! 王夫人跟晴雯之间,似乎上辈子结了什么梁子,否则无法解释她为什么那么恨晴雯,恨的牙都发痒。 保皇党们大约要站出来为王夫人开脱了:她不就是撵走几个懒丫头吗...…
01 挫骨扬灰不解其恨
红楼梦里最令人胆寒心惊的事件,莫过于王夫人血洗怡红院。这场大血洗,尽管涉及面很广,但核心毫无疑问只为指向一个人,那就是晴雯!
王夫人跟晴雯之间,似乎上辈子结了什么梁子,否则无法解释她为什么那么恨晴雯,恨的牙都发痒。
保皇党们大约要站出来为王夫人开脱了:她不就是撵走几个懒丫头吗,人家一府主母不能撵人吗?
不错,她的确有这个权力。如果真为了管理,合理运用管家权,谁都无话可说。但如果是恶意的,借助权力伤天害理的话,就算是皇帝老子,也免不了被后世唾骂!
为什么可以断定她是恶意的?看看晴雯死后的情况就一目了然。
(第七十八回)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咽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二人将门锁上,一同送殡去未回。宝玉走来扑了个空。
现代读者关注结局,只限于是死是活。既然下线了,后面的故事基本滑过。可是请注意:在成书的那个年代,一个人死后的待遇,比生前更重要!
这追溯起来话题就长了,总之我们国人的传统就是死者为大。活着受点罪那不算啥,死后若得不到善待,才是最可怕的。
按照古老的价值观,死者若没得到正规安葬,死后没牌位没供奉的话,将成为孤魂野鬼,在另一个世界受苦。比如尤二姐,没能进贾家祖坟,就是被严重侵犯的例子。
因为她作为二房,是主子阶层,死后按礼法,祖坟、家谱、牌位一样都不可少。所以她的身后事,是贾家伤天害理的行为。尽管如此,她好歹入土为安。
金钏死后被赏了五十两银子,还拿主子小姐的衣服装裹了她,这足以令金钏得到比其身份更优越的安葬条件。尽管她死相难看,也入土为安了。
大家都知道金钏是屈死,这件事也是贾府伤天害理。贾政都没调查来龙去脉,只看她投井的死法,就下了判断说:
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克夺之权、暴殄轻生、祖宗颜面何在!请品味下贾政的用词,和懊恼的心情。如果他再弄清楚金钏生前受的委屈,会不会认为王夫人所为,是杀人诛心的不赦之罪?!
可是我们都知道,金钏再委屈,跟晴雯比算啥啊,毛毛雨而已。
1、对比俩人的“罪证”
金钏当着王夫人的面跟宝玉调情,被骂小娼妇尽管是小题大做,但毕竟“罪证”是真实存在的,还被抓了现行。
然而对于晴雯,王夫人始终没抓到一件“狐狸精”的实证。
至于说晴雯打扮的好了点、骂小丫头,根本上不了纲啊!因为这些都不是本质问题,只需要主人明示教导,她立马就能改正过来。所谓下人,不就是需要调教的吗?
退一万步说,即便她屡教不改,也就是脾性缺点,最最严重的处理方式,无非调离岗位,降级使用而已。
撵出去,是有条件的好吧!就像现代社会,辞职可以有各种理由,但开除就不一样了!没达到严重违法乱纪的程度,是不能开除的。
现代社会无故开除员工,违反劳动法。当时社会无故撵人,就是伤天害理、不仁不义。
2、对比死后的名誉
金钏跳井后,王夫人对外宣称她摔了自己的东西,这是为她恢复了名誉。加上厚赏下葬、恩赐玉钏这番操作,等于向世人承认是自己错了,金钏并没啥错。
可晴雯呢?明明被气死,王夫人硬说她有女儿痨。所谓女儿痨,就是女性青春期的肺结核病,常见症状是日夜咳嗽、消瘦、闭经。晴雯一条都不占。
人都死了,还要再污蔑人家一次,莫须有的强加给她一个痨病,令其成为“瘟神”的代名词。
其实晴雯原本身体好好的,书中还提到过,她的体质比其他人强壮些。可怜这么个活色生香的姑娘,硬生生被气死还不够,还硬生生被“痨”了!
撵走的时候,说她狐狸精;汇报的时候,不说狐狸精了,变成了懒;等人死了,又变成了有痨病。她撵人的官方理由到底是啥?大约只有天知道,反正一天可以变无数次。
3、对比赏银
对比下所有跟贾府有瓜葛的人,死后的赏银或赠银,没有一个像晴雯这么少。
金钏不用说了。鲍二家搞出丑事自杀,是她自己有错,死后也给了二百两银子发送。贾琏还将衙门里的番役仵作人等,叫来帮着办丧事。
王熙凤不怕打官司,难道贾琏就一定怕官司。非也!这一切无非是为求个心安——好歹她也是一条人命,就算再下贱,她的死总归跟自己有关。
若论错误,晴雯远不及鲍二家;若论背景,晴雯是老太太的人,比鲍二家的不知高贵几千倍;若论职场资历,晴雯全府最美最巧,作为高级丫鬟贴身伺候主子多年......
一个妙龄女子,把人生最鲜活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贾府,还毫无理由的殒命在这里,可她价值却远不如鲍二家的,更远不如那些鼓动唇舌上门打秋风的人。
4、对比安葬
“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看看这语气,强制到何种地步?病因是赤裸裸撒谎,处理方式是赤裸裸的暴戾泄愤。
事实明摆着——生前无论被欺负的多惨,命运无论多差的人,最后都入土为安了。唯有晴雯,竟然被挫骨扬灰!
可是的可是,各位知道挫骨扬灰是啥概念吗?
古代处罚犯人有很多酷刑,除了直接砍头以外,腰斩、炮烙、凌迟、五马分尸等等,甚至死后被开棺鞭尸,这些全部加起来,还远没有挫骨扬灰严重!
换句话说,十恶不赦的大罪也未必挫骨扬灰。历史上享受这待遇的人屈指可数,近代也就洪秀全。因为以古老的价值观,这样死去的人永远不得超生,灵魂尽灭!
大家要知道,晴雯死后成花神的说法,是小丫头随口编的,也是宝玉的自我安慰。这些东西于王夫人而言,如天方夜谭。
她下令焚化晴雯时,可不是要她去当花神的,而是妥妥的狠到极致的打击,要她永远不得超生!
这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能残忍到这种地步?
烧杀抢掠的匪徒、作恶多端的大奸大邪,死后尚有全尸,晴雯到底有多大的罪,要得到这样的结局?
她没偷没抢、没香囊、没调情,没犯过任何王法,没任丝毫道德问题,只因打扮的好、骂过小丫头,就该生前被侮辱、死后冠恶名、尸首无存、永不超生吗?
这何止是不讲理,何止是心狠手辣的问题,简直是......丧心病狂好吧!
不是我偏爱晴雯,天下之事大不过一个“理”字——惩罚与罪孽是对应关系,不是随心所欲。以古代的法治制度做参照,让任何人来评价这件事,都只能说王夫人疯了!
不管下人有没有错,只要把她逼死,在贾政看来就是暴殄轻生、罪莫大焉。更何况无中生有、挫骨扬灰?只可惜贾政没机会知道这事,假如他知道了,又会作何感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尤二姐的悲惨下线,已经敲响四大家族的丧钟;晴雯遭到惨绝人寰的虐杀,这是四大家族死到临头,且必遭虐杀的明证!
02 王夫人真的不认识晴雯吗
问题来了,王夫人跟晴雯到底积了什么仇怨,让她这个所谓的念佛人,不顾信仰、不顾身份、不顾脸皮、不惜后果,如此丧尽天良?
要解开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一个前提:抄检大观园之前,她到底认识不认识晴雯。
1、从母子情理上说
我初读红楼梦时,只是个小学生,当时就对这个情节百思不得其解:王夫人可是宝玉的亲妈哦,他儿子身边的大丫鬟,成天伺候他儿子的,伺候了若干年了,她竟然都不认识??这妈得有多大的心啊。
没办法,书上就这么写的。于是只好暗想: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人家贾府的丫鬟太多了吧。
再后来细看,贾府丫鬟虽多,可是大丫鬟毕竟有数啊!小丫鬟一时认不全还能说过去,大丫鬟不可能!
纵观全府,各个主子身边的大丫鬟,哪个不是声名赫赫、如雷贯耳?
更何况宝玉是什么级别,心肝宝贝蛋啊。若论存在感,宝玉的丫鬟才是全府第一!怎么偏偏跟宝玉日日耳鬓厮磨的大丫鬟,反而无声无息到这般地步?
2、从主母身份上说
更更何况,王夫人是贾府的总管家啊!她再不管事,也不至于成了耳聋眼瞎。府上最著名最惹眼的员工都不认识,儿子贴身大丫鬟不晓得............到了这地步的话,还当什么主母,不如出家好了。
宝玉住在绛云轩时,晴雯就开始伺候了,那是紧挨着贾母的住所。王夫人每日去贾母那里三四次,就从未踏足过绛云轩?
晴雯兼顾着贾母的针线活,毫无疑问会经常穿梭于贾母房中。以书中写的情况,她历来还爱往外跑腿办事。就算王夫人没踏足过绛云轩,在贾母处、在其他各处,也从没遇到过晴雯?
3、从晴雯的来历上说
晴雯还有个最突出的标签,她是贾母送给宝玉的。
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有段话说:
林之孝家的又笑道:“这些时我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虽然在这屋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若一时半刻偶然叫一声使得,若只管叫起来,怕以后兄弟侄儿照样.........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作者让她啰啰嗦嗦说几百字的大段话,可不是废话啊!
古人孝道为上,父母给的东西,要恭恭敬敬的顶在头上。彼时晴雯袭人已就职多年,但既然跟贾母挂钩,理论上宝玉仍然应对她俩另眼相看,待为上宾。
反过来说,长辈绝不会轻易赏你一个大活人。尤其是赏给男孩子的,更不会轻易而为。
贾琏成日为家里跑腿办事,结婚多年无子嗣,论条件、论功劳早该赏了吧,可他也是嘴馋了多年,才被赏个秋桐。贾琮贾环贾兰这些男孩,这好事想都不用想,没门!
除了秋桐是赏的,其次就是晴雯。整部书里,给男孩赏人就这么两例。外加一个借用的袭人。
换句话说,就算王夫人不认识全天下人,也一定深深记得晴雯和袭人!
细细对比晴袭两人的来历,其实还有不同:
1、袭人是借给宝玉用,事实上不算送给宝玉,她的工作编制还在贾母处。所以只有晴雯,是长辈赠送的丫鬟。纵观贾府第四代公子哥,贾母其实只送出了一个丫鬟,就是晴雯。
2、从两人归属宝玉的时间,能看出贾母的用意。
黛玉进府时,宝玉不到八岁,袭人已经是他的丫鬟。派去伺候小孩子的,会选什么人?当然是奶妈型。难道才七八岁,就给他预备姨娘?这计划赶得上变化吗?
卓语在《袭人与李嬷嬷的矛盾里,暗藏了多少红楼悬案?》文中,把袭人的岗位经历捋的很清楚,有详尽的证据证明,她确确实实的被当做奶妈用,才借给宝玉的。
而晴雯呢,《芙蓉女儿诔》上说她在宝玉身边五年八个月(当时宝玉18岁),也就是说宝玉12岁时,贾母把晴雯送来。
这样敏感的年龄,送个绝色丫鬟,你说贾母啥意思?
读者可以装糊涂,贾府的人谁都不糊涂——就在宝玉12岁时,也就是晴雯第一次闪现那日,袭人就迫不及待的跟宝玉云雨了。
不是感受到强大的压力竞争力,袭人何须如此?这时间也太赶巧了吧!
袭人能一眼看透的事,王夫人反而看不透?贾母忽然送个绝色丫鬟给宝玉,这么大的动作,她置若罔闻?呵呵,真若如此,出家一万次也解救不了她。
把这些背景弄清楚,你才会明白:王夫人不仅认识晴雯,而且早就认识到了骨头里了,日里夜里都不会忘的那种。
因为全府上下,只有这个丫鬟是特殊的,只有她承载着贾母的美好期望,来到宝玉身边。
4、从凤姐的汇报上看
三十六回凤姐向王夫人解释月例钱,重点罗列了宝玉的丫鬟:
......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
这段话是当着薛家母女、黛玉等人说的。很显然,话中提及的丫鬟,在座大众都认识。尤其是晴雯排在最前面,是大丫鬟的代表。而听汇报的王夫人,没提任何异议。
这是一段涉及工资的谈话,数人头的时候啊!如果你是领导,不认识的人算在工资表里,还位列第一,你就无动于衷吗?
总之,王夫人貌似不认识晴雯,无论哪个角度都不成立,完全是弥天大谎!
03 王夫人为何撒谎
其实在解析上面的问题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昭然若揭了。
正因为晴雯是贾母送的,承载着贾母的一腔厚望,王夫人才一定会厌弃她。
王夫人跟贾母的权力之争由来已久。准确的说,贾母没跟她争,是王夫人在单向争。贾母作为老祖宗,不直接管事,但她的精神影响力巨大。而王夫人做儿媳做的太久了,早就做够了,不想再活在贾母阴影下。
随着贾母日渐衰老,王家势力日盛,王夫人渐渐有了抗衡的资本。矛盾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宝玉身上。
宝玉是贾母带大的。站在贾母的角度,无论是情感因素,还是家族长远规划,她关心并插手宝玉的未来,义不容辞。而王夫人只希望儿子属于自己,做她王家利益的筹码。
《黛玉和王夫人的世纪相见 》文中,卓语深刻剖析了王夫人对黛玉的敌意。不是黛玉有什么错,也不是黛玉哪里不好,只因为黛玉是贾母选定的孙媳妇。
贾母对宝玉的每一个举动,在王夫人看来都那么刺眼,都侵犯了她做母亲的权利,都在挑战她一府主母的威信力和统摄力(尽管这主母位置,完全靠贾母庇护而来)。
可是偏偏贾母对宝玉各种爱,不仅给他安排上青梅竹马的孙媳妇,连姨娘这种小角色,都提前选好了。你说王夫人能不气吗?
此前卓语解析过,黛玉尽管有锦衣玉食的优渥生活,但王夫人及其党羽给她的冷慢白眼并不少,如果这位主母真能以客待之,她又何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王夫人对黛玉的政策是,正面冷处理,侧面加竞争者。就是炮制金玉良缘,让宝钗勇敢的上。
对待晴雯呢?其实一样的,也是正面冷处理,侧面加竞争者。
所谓竞争者就是袭人。王夫人大力抬举袭人,抬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工资从私人账上走,旷古以来有这种先例吗?赏钱赏物赏菜什么的,不必说了,回家探亲让周瑞家的护送,她是伺候王夫人的哦,这待遇凤姐也未必享受的了。
所有这些都在跟贾母对着干。因为抬举了袭人,就必然打压了晴雯,一山容不得二虎。
所谓正面冷处理,就是装作不认识她。这是很高明的一招!
为什么呢?如果王夫人跟晴雯正面产生交集,她不可能对晴雯有好气。但若不能一击而胜,把她彻底拔除的话,那些没好气儿的脸色,反而成了把柄,成了明确的敌对信号。传到贾母那儿,对自己毫无益处。
既然不适合向她释放脸色,那最佳的方法是装作不认识她。晴雯是贾母的丫鬟,这是个很重要的护身符,装作不认识她,这个护身符才能失效。
反之,如果明知她的背景,又没啥把柄地去为难她,就等于给贾母脸色看,等于践踏了贾母的权威。在礼法上就成了王夫人的错。
拿定了这个既定方针后,王夫人在其后的五六年间,也就是晴雯到宝玉身边的整个期间,她都一直尽力避免跟晴雯打交道。
有晴雯出现的地方,她装看不见;有人提到晴雯,她装没听见;使唤怡红院的人办事,自动屏蔽掉晴雯;就连凤姐向她汇报工作涉及晴雯,她也装作一阵风吹过,忘了!
长久以来,一直有人在探讨:刘姥姥口中的爽快人王夫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变成了木头人?
呵呵,多可笑的问题啊,所谓“木头人”,那是贾母口下留德好吗!你让贾母怎么形容,难道说出真相吗——她学会了在贾母面前不表态、不交流,更学会了阴奉阳违、伺机而动。
经过这么多年“修炼”,隐忍如斯,而内心已成为阴狠深沉、诡计多端的魔鬼。
关于这一点,作者写的极为隐晦,几乎令人无从察觉,只有假装不认识晴雯这事,才能窥见一斑。
尽管我分析了这么多,相信仍然有很多读者一脸懵逼:至于吗,晴雯就是个小丫鬟而已,王夫人堂堂诰命夫人、一府主母,犯得着费这么大劲,跟她躲猫猫斗心眼若干年吗?
很多人会说:我不相信,你一定是过度解读了!
我也希望是过度解读,可惜........可惜晴雯袭人虽然是小角色,但她们背后牵扯到的势力和事件,并不小啊!有时候,当主体力量不能正面交锋时,那些枝节末梢的力量,就代替主体矛盾去博弈。
可以说,晴雯和袭人间的博弈,是替代贾母和王夫人在表演。作者不能明写,只能借用晴袭这个小角度来暗写。
最后抄检大观园、血洗怡红院,并不是王夫人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博弈抗衡,各种时机成熟后的一次总决战。
在收网行动中,晴雯的反应,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她为什么不向贾母求告呢?
这是因为,关于贾母、王夫人、晴雯、袭人这四个人之间的恩怨经历,作者隐藏着太多暗写!读者们只看表面,当然无从得知了。
这就像薛家的内幕、宝黛钗的三角恋过程一样,只看表面文字,你将被搞得一头雾水。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展开详解。卓语将在下文,为你还原晴雯六年职业生涯的全部点滴,让你看到比宝黛钗三角恋更精彩、更深刻的贾府真相。
04 小结
毫不夸张的说,王夫人铲除晴雯的过程,一旦还原,会令人脊背发凉——世上最毒的心计、最狠的手腕,原来就在这里。现代那些宫斗剧啊,太小儿科了。
从罪与罚的角度去看,更令人倒吸凉气。纵观古典文学、纵观历史,都没见过如此惨无人道、如此狂悖无理的事情。
人一旦对权力痴迷热衷,而又受到阻力时,就会把怒火撒向弱小,对无辜者滥施淫威。践踏着别人的血肉,来填补心内的黑洞。
当你真正解透王夫人和晴雯,深入到她们各自的内心世界时,你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一字一血撰写的《芙蓉女儿诔》: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
鸠鸩是谁?鹰鸷是谁?薋葹又是谁?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这是一种怎样美好的女子啊!可是为什么要遭此厄运,她的人生,到底如何一步步走入深渊的?
这一切,卓语都会在下文为你解答。
下一篇:油腻的中年人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