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剧情

原创:《Identity/致命ID/杀人游戏》完全解读(未看过者慎入)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4/29 9:40:33 【kenbest】

《Identity/致命ID/杀人游戏》完全解读   作者:WinnerKing    《Identity》已经是三年前的作品了,其风格无疑是推理悬疑一派的,谁是凶手是贯穿全片的最大的疑问,而导演James Mangold用娴熟简练的手法展现了各条明线和分支,在恐怖的配乐声加以渲染之下,把观众逐渐...…

《Identity/致命ID/杀人游戏》完全解读

  作者:WinnerKing

   《Identity》已经是三年前的作品了,其风格无疑是推理悬疑一派的,谁是凶手是贯穿全片的最大的疑问,而导演James Mangold用娴熟简练的手法展现了各条明线和分支,在恐怖的配乐声加以渲染之下,把观众逐渐引进了一幕幕杀人剧之中。其实此片真正的血腥恐怖镜头不多,主要还是第一幕杀人剧比较有血腥恐怖片的味道,但是其气氛却一直维持在高点,观众大多都欲罢不能,此确是导演讲故事能力水平之高的体现。

   片名的英文原名为《Identity》,直译可为ID身份之意,集合内容,在两个主要中文翻译名中,《致命ID》清晰明了,词简意达,明显比有些无里头,而且容易和现在某兴起的同名游戏混淆的《杀人游戏》合适数倍。。。

   其实笔者在两年前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但是那时领悟能力实在不足,特别是对电影的领悟能力的不足,使笔者对于很多细节和某些重要情节都没有完全弄明白,所以首次看完时对这部电影是有些微言的,主要是觉得结尾有故意为了轰动结局而作,但过程对此却很多地方不合情理。。。但此后曾又再翻看了一两遍,终于开始明白片中含义。而经过极多电影和影评的熏陶,近来又一次翻出此片,为了尽最大程度的看明,先看了一下别人的一些影评,还特意下了剧本挖掘内里。看完之后,的确收获良多,自以为已得电影其意,特写出自身对内容的理解与同好分享。。。

   从片中的对话可知,故事背景是发生在2002年的美国某处,而四年前即98年,曾发生了一单在Lakeworth的公寓血案,死者六人,凶嫌Malcolm Rivers--就是既是主角,也非主角的那个胖子--早已被捕归案,而且证据确凿。他的辩护律师的辩护手法,是请来一位权威的心理学家Dr. Mallick--就是影片一开头出现的在整理资料的那位学者--去证明Malcolm Rivers因为小时候常目睹母亲卖淫,而且常被母亲虐待监禁而患有精神病,力图说服法官送Malcolm入医院治疗而非判罪。。。。但是经过了地方检察官和他的助手--就是第二幕中深夜通话的二人--长久的辛苦努力之下,精神病的说法无法说服那位法官,Malcolm也被判死刑。。。。。。在电影的第一幕中,Dr. Mallick重新整理资料和听Malcolm的录音两件事同时进行,使观众听到了这位故事中心人物的声音,可以从对话中去感受着他的轮廓。在听着好像无关痛痒的对话的同时,Dr. Mallick不断翻阅着自己手上的资料,如果英文不错的观众看仔细一点,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谈到Malcolm的母亲或者到后面的杀人案,他手上的资料和录音都是有同步联系的。在短短的第一幕里面,导演用这样的双线同时进行的手法,不费时间就把笔者所写的那些前事大致交待了。虽然即使不交待也未必对后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幕既让观众对这位中心人物有一个模糊的感受和了解,而且在昏暗的气氛中,暴雨雷电声和Malcolm略带疯狂的声音不断交杂在一齐,观众的感观在视听两方面都开始被导演引导着,开始进入那个迷离不可知的世界中。。。

   第二幕延续着第一幕,地方检察官和助手的对话,显示出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在Malcolm还有24小时就会被注射毒液死亡的时候,Malcolm的辩护律师从错放了的证物里发现了一本属于Malcolm的笔记本,这作为地方检察官的失职,自然给了Malcolm天赐般的第二次辩证会的机会,这也是第一幕发生的原因。。。这一幕不但是把这个意外事件展现出来,而且从整个影片来看,更有导演故意放出的一个强烈的错觉在内,牵引着观众。

   第三幕,故事正式转移到了那个死亡Motel。这个转移也是上面提到的故意做出的错觉的使用,这也是众多同类型影片常有的手法--故意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外界环境,而达到偷换时间或空间的目的,在这部影片里,那相同的环境就是有如无穷无尽的暴雨雷电。相信大部分第二次看的朋友立即能看出,其实第二幕和第三幕所在的空间是截然不同的,第二幕和第一幕都是现实,但是第三幕其实是发生在故事主人--患了多重人格候群症的Malcolm--脑内而已。。。其实从第三幕开始,导演就把故事的两条主线--现实和虚幻--不断交插在一齐,让观众对时空产生错乱感。

   从第三幕开始,11个虚幻世界里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场。在介绍之前,笔者首先还是必须说一下个人对Malcolm脑内情况的分析解读。从后面Dr. Mallick的叙述来看,Malcolm的这个多重人格候群症和一般性的不同--这也是这个故事得以如此吸引的原因之一--因为小时候被母亲的虐待和禁闭,他的意识分裂塑造多出十个人格,结果他脑内总共有十一个不同的人格。他的多重人格情况不是像幽游白书里的仙水那样可以互相交谈,可以随时调换人格控制身体,而是更像一般的多重人格候群症的病人那样,人格们大多都从未碰面。不同的是,一般的多重人格病人的那些人格,只是在控制病人身体的时候清醒,当轮到另外的人格控制身体的时候,之前的人格立即睡去;但Malcolm的情况更加复杂,他额大的脑内,有一个和现实世界极为相似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产生是为那11个人格服务的,让他们在里面可以正常生活。当那些人格不控制身体的时候,各自依然可以在那个虚拟世界内如同正常人一般生活,而且那甚至是他们主要的清醒时间。参考了进入现实世界的Edward之后,笔者觉得那11个人格在控制Malcolm进入现实世界的时候,和在虚拟世界很不一样,似乎很不自如,甚至有些神经质。和其他同类型病人一样,在同一个时间内,控制Malcolm身体的人格顶多只有一个,这时那个人格就会有如灵魂上身一般,可以利用他的身体在现实世界之中做任何事。片的中后段,Edward突然的做了控制者和现实的几人碰面,最后Timothy做了控制者杀死Dr. Mallick,都是这种情况。Malcolm的身体也有可能是无人控制的,当这个情况发生时,Malcolm则会是处于睡眠或者精神游离状态,而那些人格则全部都在虚幻中生活。片中他在喃喃自语,说着虚拟世界中某人格的说话的时候,正是他处于游离状态的时候。在四年前,当Malcolm的身体在这11个中的某个人格--当然就是恶小孩Timothy--控制着之时,这个人格利用Malcolm的身体杀死了现实世界里面的六个人,也就形成了那件公寓血案。然后Malcolm被捕,Dr. Mallick接手研究这个病人,当然就接触了他的那些人格们,也知道了这个虚拟世界了。在影片中后段,导演利用Dr. Mallick对Edward和法官的说明,向观众大致解释了这个情况。正如Dr. Mallick所说,自从他发现Malcolm有了这个病之后,他就开始致力研究他的这个病,为了减少Malcolm脑内的人格,他利用药物和精神治疗,迫使Malcolm的11个人格第一次聚在一齐。极多的巧合,如暴风雨,如两条路都同时不能通过,如电话线杆被撞到,如Larry来到Motel后的奇遇,把本来在Malcolm脑里正常生活的11个人格,不多也不少的同时聚在了一齐。甚至当11个人都聚齐之后,不但两边路不通,那个不知名的罪犯欲逃离Motel时,也发现奇事:他明明从Motel往同一个方向外逃出,,进入了另一排屋子的他突然又发现自己竟然再次身处Motel之中,给人感觉有如身处八卦阵内。不过除此之外,这个虚幻的地方和现实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然后主要的11人开始不断登场,但绝对不是木衲的逐个走进Motel里面的。导演利用倒叙的描述方法,连贯的把每个人如何步入这个死亡地带的情况都展现出来,只是这种手法对于第一次观看的观众,或许不那么容易看明白。不过笔者认为,这也是导演故意把观众对于时空的概念变得更加薄弱的手法之一。。。从第一个镜头,Motel里面的Larry在看电视游戏节目Wheel of Fortune开始,George抱着满身血迹的Alice突然闯进,然后就开始了第一个倒叙,倒到了Alice撞车事故前。York一家的车子因为被Paris的高跟鞋扎到而停下,这样又引来第二个关于Paris的倒叙,甚至她的倒叙中间还有一段关于她妓女经历的倒叙。回到Alice的事故后,又引来了撞倒Alice的Edward和Caroline的倒叙,等等。。。除了最后的罪犯两人组因为有特殊作用,倒叙没有在开始阶段出现之外,导演用了不足十分钟,就轻描淡写的就把其他九人一一带到观众的眼前。而且一宗非常突然的车祸也适时的使观众在虚幻世界故事未展开前不致太闷,暖足了身。

   不过更精彩的还是导演对11个人的描述。有11个人聚在一齐,要把每人都表现出来是很难的,但是导演把这个任务完成的相当出色。11个人,每个人的职业性格都各有不同:Paris虽是一个妓女,但为人简单直率,向往平静生活;Edward是一个因失职事故而自责退休的警察,正直温和,责任感重,有着好警察的那种锐利触觉;Larry是一个潦倒的好赌者,机缘巧合之下临时替代了Motel的老板,贪钱,喜欢说个不停;Caroline有着比较典型的过气女演员的气质,而且爱讲究,自私,不懂为他人着想;新婚夫妇Ginny和Lou,女方疑心病极重,容易歇斯底里,男的为人则有些痞,好色;York一家三口中,George是继父,有很重的书呆子气,做事只会依书照读,遇到意外容易会手足无措,不过为人善良温和。妻子Alice出场不多,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温柔贤淑。两人都相当关心儿子Timothy,Timothy平时看起来沉默少语,有自闭倾向,内里其实阴暗难明;最后是两个犯人,一位是无名的变态杀人犯,另一个Rhodes则是智慧型的,胆大心细,不但在运送期间杀死警察,然后敢于乔装,而且扮起警察来有模有样,极少破绽,只是偶尔有些暴躁。。。每个人的性格都极其清晰明了,而且每人都各自藏有或大或小的秘密,导演不时对观众故意露出各秘密的一角:片中甚至有一组不同但又连续的镜头,配合配乐声,犹如描写众生般把那几人的秘密都小小的展露了一下。这些小秘密,使影片既埋下了为后面而设的几个伏笔,提高了观众的好奇心又使情况更加如雾如烟,难辨真伪,不知哪个才是关键:Paris藏有不少钱财,不知如何得来如何使用;Edward遇事不慌,处理得当,十足警察,但那本Sartre的名著《存在与虚无》却又和他如此格格不入;那对新婚夫妇结婚才半天,但却已貌合神离,女的心事重重,男的眼睛不断往一个妓女身上飘;Larry不断打量着Caroline的钱包,又曾把一张本放在桌上的不是他自己的男人的照片收拾至抽屉里,后来又对冷藏柜极为在意;无名罪犯似乎知道一些秘密,和在浴室不断摆弄手铐有意逃走;假扮成警察的Rhodes,脱下外套,衬衣背后竟然有斑斑血迹。。。真还不够,为了使每个人之间的碰撞更加有机合理,擦出火花,导演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也同样不含糊:Edward遇事后,对主顾过气女演员Caroline的不卖帐,却因为对York一家三口的歉意,所以倍加的照顾;York夫妇对儿子Timothy的关切;两对夫妇之间截然不同的对话;Larry对妓女Paris的极度不屑,但Lou与Rhodes却对Parris魂相授受,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只是Lou者主要是好色,Rhodes更像是多年没有碰过女人的饥渴;Edward和Rhodes这对假警察二人组一直合作得不错,但是互相之间也暗藏不满,Rhodes更是无时都害怕露出破绽,所以一直希望由自己控制大局,Edward无疑是他最大的阻碍;当然少不了Edward和Parris互相之间的好奇,信任和渐生的情愫了。。。。。。在大约半个小时内,导演就把这些笔者很不容易列举起来的每人的性格,各人的伏线分支,互相的碰撞,有机的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个人的谈话内容,语调,表情,动作都积极配合并推动着剧情的进行,使整个影片的故事结构相当紧密和合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之前提过的导演故意做出的错觉了。作为一部类似侦探小说般的悬疑片,剧本本来就借用了英国侦探女王阿嘉莎·克莉丝蒂最著名的《无人生还》的手法,把11个人聚在一个和不能离去的荒岛相似的地方,而剧中,导演也利用有些神经多疑的Ginny的口,把这一点提了出来。那几乎每次都以不可思议姿态出现的十把房间钥匙,更是为剧中人物和观众而设置的强烈暗示,增加这十人必须死去的不可抗拒的命运感。当然也少不了那首曾经在开头,中间,结尾三次出现的,为影片增加阴森恐怖感的怪诗。这些都是侦探小说的惯用的手法,可以说,这部电影有八成像是侦探电影。既然类似是侦探电影,那么导演当然不会少了用暗示的指向性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的招数了,这也是笔者真正有意研究的,因为这个手法使用的好坏与否,是会直接影响到此片的悬疑程度的。在这类影片里,凶手是谁的指向一直是观众最为关注的,而导演在该片中不时都提供了一个疑是凶手的人,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使故事进行的更加合理,此后也随时可以来一个急转弯,让观众的情绪再次提高。

   在该片中,除了真凶之外,疑是凶手的人--笔者称之为凶手指向标--有过三个。上面提到的第二幕也正是第一个凶手指向标可以顺利出现的关键。当时现实中地方检察官和助手的对话,让观众知道了影片的关键人物--一个变态杀人犯--正在用囚车被运送中,第三幕突然不动声色的转到了虚幻中,而罪犯二人组又适时出现,同样的暴风雨,同样的运输犯人,同样的变态杀人犯,突然诡异起来的配乐,还有Ginny敏感的话语,全都是导演故意让观众以为那个无名罪犯和一二幕中提到的那恐怖杀人犯Malcolm是同一人的误导暗示。从这时开始,受到导演故意的误导下,相信除了少数多疑的观众之外,很少人能够留意到无名罪犯的声音和第一幕中的Malcolm的声音不同这点的,多数是在意那家伙颇变态的痞样上,就这样,大多数观众其实已经被导演蒙着眼睛带着走了。随着过气女演员的恐怖死亡,无名罪犯的逃走,这个指向更加明显,片中的角色们当时都认定他是凶手,虽然观众中很多明眼人都知道故事不会那么简单,但还是难免对他更加留意,对现实和虚拟的划分已经开始昏头了。直到无名罪犯的死亡,他的嫌疑才被彻底清洗。他的这个指向标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导演却完全不给观众以猜测喘气的时间,第二个凶手指向标立即出现:之前行为古怪的Larry先是被假警察二人组指责擅离职守,进而怀疑他杀死第一凶手指向标,他在辩解时又被发现藏有过气女演员的钱包,他害怕起来竟又胁持了Paris,至此众人都认为他是凶手了。此后发现冷藏柜的尸体,撞死为救Timothy冲出来的George,这些对片中的Larry来说只是雪上加了一点霜而已,其实导演欲取信的只是观众,让观众更加怀疑他为凶嫌,让之后的奇遇解析更有味道。。。这时,镜头又转到了现实世界,观众发现以为已死的Malcolm原来不是无名罪犯,他开始以真身出现。真伪难辨,疑幻疑真,相信很多观众都会看得莫名其妙。。。再次回到虚幻中,Larry的奇遇剖白,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他声泪俱下的表演相当真实,不但取信了Paris和Edward二人,而且相信很多观众都开始解除对他的怀疑了。这时,Ginny对这怪异事件的猜测,使众人开始怀疑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第六,第七房牌恐怖的出现,众人更是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次事件,寻找各人之间的联系,恐惧感也不断提升,相信观众也有差不多的感受。随后的故事依然毫无冷场,Ginny和Timothy的车爆炸,全部尸体的失踪,更让人毛骨悚然。。。这里笔者不得不加插一句,从全片来看,尸体甚至血迹的突然失踪在这个相当真实的环境中的确显得有些奇怪,难以解释,到底是Timothy所为,还是Malcolm脑内突然完全除去了死去几个人格的痕迹,实在难以明了,不过笔者觉得后一个说法会更加可信。无论如何,考虑到这一切是虚拟在某人脑内的,所以不用太过较真。。。这时的指向标已经到了看不到的幕后,之后发现众人同一天生日和名字的共同点更是加强了这点。。。。。。谁知道,情况还没有任何头绪的时候,Edward突然被带到了现实之中,两条主线从似乎毫无征兆毫无联系的情况下,竟然如此被连接了,导演把惊人的真相突如其来的摆在了观众之前,笔者相信很多人都未能立即明白导演的意思,特别是字幕不大好,英文能力又不足以完全了解那些艰辛的专业词汇的朋友。。。最后的一个凶手指向标则是假警察Rhodes。虽然他的伏线也安排得不错,可惜在指向标指向了团体外的神秘幕后之后,导演这样突然把凶手的指向再次转到Rhodes身上,即使用倒叙拿出他杀死警察并乔装的经历,说服力依然明显不足,毕竟他怎么看也不像有时间有机会把那些人都杀死。这个说服力比起之前的两个指向标都要差很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欺骗了剧中的人物,却骗不了太多观众,稍微眼明的人就算猜不到谁是凶手,也至少会感到这肯定不会是最终结局。笔者认为,此处是本片最大的不足和遗憾,毕竟这对结局的轰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