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能马上戳穿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朱朝阳 上一次9分封神的国产网剧还是3年前潘粤明的《白夜追凶》,没想到3年后的影视寒冬,2020年6月16日,观众猝不及防迎来了《隐秘的角落》,开篇9.2,播完8...…
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能马上戳穿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朱朝阳
上一次9分封神的国产网剧还是3年前潘粤明的《白夜追凶》,没想到3年后的影视寒冬,2020年6月16日,观众猝不及防迎来了《隐秘的角落》,开篇9.2,播完8.9。
文艺男神秦昊先是“夫凭妻贵”,因为媳妇伊能静上了一档大热综艺《浪姐》,被封“披荆斩棘的姐夫”。主演的剧集开播后也热度空前,瞬间成了“秃”然带你爬山的“成年阴影”。
“我还有机会吗?”“带你去爬山!”随着《隐秘的角落》火爆,也都成了网友口中的“致命警告”。外行的热闹看够了,内行的门道也不逊色。秦昊的中戏96级明星班老同学,现在的国际影星章子怡都在微博给《隐秘的角落》打call,称其是媲美英剧、美剧的“中剧”。
《隐秘的角落》单看制作班底就已经是“王炸”级别,由韩三平监制,辛爽执导,“无冕之王”秦昊、“三料影帝”王景春领衔,荣梓杉、史彭元、王圣迪3位灵气小演员特别主演(幕后采访透露这几个角色用了一年时间从2000多名孩子中甄选出来)。
演技派张颂文、“大娘子”刘琳也贡献了非常精准且生活化的表演,非常契合国内首部“家庭悬疑剧”的氛围。
严格来说这部剧更像家庭伦理剧而不是推理悬疑剧。因它并不像常规的推理剧把悬念集中在抽丝剥茧分析案情、寻找凶手之上(比如“唐探”系列电影和网剧),而是重在凸显角色善恶之间的选择,人物命运的走向。
剧情主线围绕南方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六峰山景区游玩时无意间用相机记录了一次精心筹划的谋杀案,他们却没选择报警,而是和杀人犯做交易,孩童和成人的致命博弈,由此展开。
一口气追完12集,又花了接近3小时读完紫金陈18.8万字的原著《坏小孩》,才决定来写这篇剧评。相对于小说的狗血阴暗,剧版柔和很多,某些桥段甚至带有童话般的色彩,开放式结局为观众在阴暗恐惧之余,留下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这部国产悬疑神作,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原著7.5,被诟病“文笔差、不合常理、无聊”,而剧版8.9,赞誉无数,直接封神?今天就给大家深度扒一扒剧版的高级审美视听语
言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或许,这就是剧版“叫好又叫座”的原因所在。
一、视听语言:乐队出身的“跨界导演”带来小众先锋“阴”乐,过硬的摄影审美和视觉效果打造名副其实“电影质感”
1、 我们“听”到了什么?
本剧的导演辛爽早期曾组建摇滚乐队JOYSIDE,并签约摩登天空,对音乐颇具造诣,所以我们才能在《隐秘的角落》中听到那么多的小众先锋音乐。片尾曲歌单里,能看到电子音乐人Anti-General、独立音乐人木玛、新锐作曲艺术家丁可的作品,也有乐队后海大鲨鱼、Joyside、发光曲线、P.K.14、The Bad Molds,堪称独立音乐大赏。
导演曾在湖南卫视《幻乐之城》节目中表示:“和做电影的原理一样,剧情不是MV,涉及到剧情,就要遵循剧作的科学,对我来说就是遵循这个科学,让观众看到一个完整的作品。”
这个摇滚出身的音乐人,是真的抱有一种对影像的热爱,所以才能成为《幻乐之城》节目合作次数最多的导演,如今再次凭借《隐秘的角落》出圈,也算实至名归。
导演选曲风格不落窠臼,犀利直接。相对于现实主义风格的镜头语言,本剧的配乐在营造悬疑和诡异氛围方面功不可没,弹幕都在呼唤“阳间的曲子”。音效的功能主要是制造气氛,同时也可以成为剧集中细微意义的来源。
《小白船》也因为这部剧摇身一变成了恐怖“阴乐”,而这首由朝鲜儿歌《半月》翻译而来的童谣,确实被当做安魂曲使用。在剧中每当有涉及到杀戮和死亡的镜头,《小白船》音乐也会适时响起,营造出诡异阴森的氛围。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六峰山,三个稚嫩孩童唱起美丽歌谣,却在无意中录下了身后的凶杀案,从那一刻起,这首《小白船》也成了贯穿全剧,带有死亡诅咒气息的“致命安魂曲”,同时用“童谣”隐喻“青少年犯罪”的敏感话题。
2、我们“看”到了什么?
《隐秘的角落》剧集风格明显带有“黑色电影”的质感。调性是人物的偏执和悲剧宿命,有些悲观的语气,凸显角色处境的黑暗面,主题围绕着暴力、杀戮、贪欲、背叛和欺骗。
片头充满抽象和艺术感的黑白动画,隐喻了整部剧的情节和结局,起到了烘托情境,营造氛围的作用。三个白色小人代表剧中的三个孩子,从蜷缩的纯洁婴儿长成孩童,他们目睹了六峰山的凶杀案,被卷入了诡异的迷局。身后偷窥的黑色人偶代表张东升,像个魔鬼般如影随形。
三个孩子面对未知的恐惧和危险仓皇逃窜,直到最后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蜷缩在隐秘的角落不停哭泣。这个几十秒片头设定中的黑暗迷宫很像经典电影《盗梦空间》的“彭罗斯台阶”,也有点类似游戏“纪念碑谷”。艺术感和悬念隐喻堪称满格!
近两年随着影视行业的进步和技术的提升,具备“电影质感”的优秀剧集层出不穷,《长安十二时辰》、《龙岭迷窟》都曾在豆瓣斩获高分。而《隐秘的角落》呈现出的摄影审美和视觉效果也完全不逊色于之前的精品网剧。
定位在南方小城的故事背景,散发着潮湿气息的画面,极富冲击力的色彩,粗糙且带有一丝野性的真实质感,共同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最终指向关键人物的罪恶行径。
罪恶源起张东升的“秃头”场面,在观众面前展示出角色猝不及防的丑陋脆弱,带着诡异恐怖和一丝可笑的反差。没有一句台词,阴森偏执的人物的感觉就出来了。据说这个设定是秦昊自己的灵感,毕竟原著小说中可没有这样的描述。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镜头就是朱朝阳被王立绑架到冷库后,张东升尾随、反杀、藏尸。这一幕是朱朝阳彻底黑化的开端。他背对着镜头,被绑在原地,代表死亡和罪恶的黑暗,和代表仇恨和杀戮的血红灯光,闪烁交替,不断变换。
不到14岁的稚嫩少年,继六峰山事件后再次亲眼目睹杀戮和死亡,一场新的罪孽闯入生命,无法抗拒和躲避,甚至因为自身生命受到威胁,开始默认对方的“杀人逻辑”。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镜头语言,无声宣告了朱朝阳这个角色的彻底转变。
二、人物塑造:超越原著,打造耐人寻味的“圆形人物”
1、“朝阳东升”本是一体,这点从两人名字的设定和笛卡尔这位数学家的“心形线故事”中便可窥见端倪,甚至看似稚嫩的朱朝阳,实际比斯文败类张东升段位更高。
这两个角色都是高智商理科男,数学天才,还都曾讲述同样的故事(笛卡尔),他们物质条件欠佳,性格中都有懦弱隐忍和压抑的成分,黑化只在一念之间。
数学家笛卡尔在剧中的结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凄美的童话版本,一个是背叛的暗黑版本。到底选择童话执念,还是残酷现实?是否可以用罪恶的方式换取新生,一切重新开始?这都是摆在两个相似角色面前的沉重命题。
对于张东升的人物处境,剧中先是透露岳父母的无视,妻子的厌恶,刻画上门女婿面临中年婚姻危机,平日里忍气吞声、做饭买菜的“家庭妇男”形象。办公室同事们说他“顾家”,实际就是窝囊。
也正是因为张东升是上门女婿,离婚就一无所有。面对生活彻底崩塌的风险,如此巨大的现实威胁,他要捍卫婚姻,捍卫自己不能失去的东西。在问出那句“我还有机会吗?”的时候,他渴望得到肯定,但现实不遂人愿,至此杀意已决。
他自己内心的理由正如这句对前来谈判的孩子们说的话:“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一集开场就是酷似《闪灵》的镜头,郁郁葱葱的群山远景,接下来就是风平浪静的三人爬山温和互动。杀人恶魔并未隐藏在黑暗中窥伺,而是如希区柯克电影里的设定:光天化日之下,致命的危险凌空而来。
老夫妻坠崖之后的惊叫瞬间,镜头切到岩石上猛然抬头的蜥蜴,冷血动物的隐喻,点明人物性格特质。接下来张东升装模作样的呼喊和在警察面前影帝级别的表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剧版张东升这个角色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冷血之外,还“有人味儿”,秦昊本人采访说看了小说本来是要推掉,毕竟原著张东升人物扁平,发挥空间不大。但导演请了四位编剧改后的剧本把张东升角色向“圆形人物”靠拢,也就俘获了秦昊的心。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圆形人物基本特征: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
他会在每次杀人之前问一句:“我还有机会吗?”,其实也在给对方机会;他会和自己的妻子说想要个女儿“眼睛大大的,头发齐齐的”,就像剧中的普普一样;他会在普普给自己贴创可贴的时候心软;他在别人误解普普是自己女儿的时候不加解释。
最后他真的把钱给了普普和严良,不是台风肆虐,或许他们就远走高飞了,免于最后的死亡。张东升的愿望就是“一切可以重来”,剧版的他,不像原著那么“扁平地坏”。
2、朱朝阳作为原著中的幕后“大BOSS”,在改编后的剧集中适度隐藏了邪恶的一面。毕竟观众都知道,原著中的“弑父”情节和设局让好友消失,太过暗黑,根本没法过审。
剧中朱朝阳个矮瘦弱,父母离异,父亲再婚生了个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对他彻底无视。母亲控制欲极强,觉得“学习最重要”,甚至没有基本的人际交往意识。他在学校被同学排挤,打篮球被欺负、水杯里被放橡皮渣,甚至班里第二名私下都diss他“假正经”。
面对亲情和友情的极度缺失,他不想失去父爱,不想失去友情,最后却全部都失去了。他被张东升的杀戮罪恶浸染,被个人心中的强烈仇恨驱使,彻底黑化。
在“苍蝇”那集,目睹父亲包里藏着录音笔之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得到的父爱就像是一碗带着苍蝇的甜品。恶心驱使他摒弃感情,用深沉的心机刺痛对方,在“冷库生死劫”之后,他甚至开始认同张东升的价值观。
朱朝阳曾控诉父母的自私,其实他也同样自私。自始至终,作为一个高智商学霸,他没有相信过任何人。严良和普普的出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就是两个典型的“流浪儿童”。严良偷东西,普普病痛虚弱,被骂“坏小孩”的他们,却有着顽强且原始的生命力。
他俩忽然出现在学霸同学家门口,朱朝阳本能地犹豫、恐惧、提防,这一切都是自私基因、趋利避害的表现。但他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也是在校园中被排挤的孤独驱使,最终留下了他们。
起初心细如发的朱朝阳还会偷偷藏起家里值钱的首饰,在衣柜上做记号,早餐之后,戒备心逐渐放下,慢慢进入友谊阶段。再到目睹命案、妹妹坠楼,三人彻底进入裹挟着罪恶的秘密阶段,从友谊变质为共犯。猜忌滋生,为后来的“背叛”埋下伏笔。
原著中朱朝阳先是借张东升的手弑父,再是冷静布局最终毒杀后的现场,除了他自己,无人生还(确实极其阴暗)。
剧集里对这个角色的“背叛”做了说明,他在卫生间忽然提起备份存储卡,张东升就在门外,恰好听到,结果从严良手里拿到的却是一张空卡,信任崩塌后迅速起了杀心。
真正的备份从始至终,只在朱朝阳自己手中,他谁都不信,也谁都不会保护。严良和普普以为朱朝阳是可以信任的聪明朋友,结果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所有人,他就是高阶版的张东升。
剧版的结局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岁月静好”,普普的角色从哮喘发作,张东升打急救电话的犹豫镜头后,就消失了;严良在最后的开学礼堂戏中身着白衣,带着虚幻的光芒出现在朱朝阳的臆想中,和“退休也不跳广场舞”的老陈温馨互动,种种反常的线索都暗示了这些角色的死亡。
结合原著中朱朝阳短时间内写就的“虚拟日记”,细思极恐。剧集拍出来的或许都是朱朝阳隐藏了关键罪行的臆想,真正的现实却随着当事人一个个死亡,变成永远尘封的秘密。
3、《隐秘的角落》仅仅是“朝阳东升”这两个角色的设定就已经超越了原著《坏小孩》,毕竟这俩在剧中都是典型的“圆形人物”,极富层次感和发挥空间。而小说里的张东升却是个没有善恶抉择,没有温情善意的扁平“工具人”。
更别提其他的人物塑造,哪怕是个戏份不多的配角都异常出彩,比如那个和“大娘子”组CP的景区马主任,寥寥几场戏就把感情的变化生动细腻地诠释出来,你以为是奋不顾身的爱情,其实是权衡利弊的现实。
总之,剧本过硬,全员演技在线,甚至还有“影帝教学班”给三个小演员讲戏,人物都立住了,最后高分“爆款”也是水到渠成。
结语: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处隐秘的角落。暗无天日,尘封已久,却会在合适的情境下,被罪孽和仇恨唤醒,开出一朵致命的恶之花。
而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在心智不成熟的时期,尽可能远离黑暗,趋近光明。
原著中的朱朝阳说:“成年人眼里,刚出生的婴儿到十几岁的学生,他们都一概视作小孩。几岁大的小孩当然很简单,撒的谎也很容易识破,可是到了十几岁,小孩已经不再单纯了,可是他们还是把小孩想象得很简单。”普普说:“成年人更坏,你被你同学故意栽赃,我和耗子哥(剧中严良,小说名丁浩)都被成年人多次冤枉过。”
小说中的孩子眼里,成年人“又蠢又坏”,但他们自己也最终走向罪孽和仇恨的深渊,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纯粹的暗黑版。
而剧版《隐秘的角落》选择了童话版本,设置了一心想收养严良的朴实民警老陈;一直不靠谱,但最后一刻却拼尽全力救儿子,嘱咐他“好好活下去”的父亲朱永平;甚至杀戮最多,无法回头的张东升都说“你可以相信童话”。
其实无论故事的结局如何,是童话还是现实,都是作为观众的解读自由。就像剧集的主题可以是青少年犯罪、原生家庭或者人性善恶。
这个世界光明和黑暗并存,每个人心中都存在隐秘的角落,但最终是被仇恨和罪孽浸染开出恶之花,还是被善念压抑变成童话?
就像连接两个关键人物“朝阳东升”的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也像剧版这个开放式的结局,是美丽童话还是残酷现实,全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观众看得懂隐藏的暗黑版结局,但依然选择相信童话。就像20世纪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中所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看透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影视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