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创团队们用喜剧的外壳将电影拍成悲情、温情令人感动的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影片的表达出的现实题材也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k 虽然这会是一部赚钱的商业片。但是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商业片,在娱乐至上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迫切需要的一剂“猛药”。作者:二十八画书生谨以此文献给我爷爷“电影发明以后,人...…
作者:二十八画书生
谨以此文献给我爷爷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生命延长了三倍”
电影不是生活,生活比电影要苦要离奇更戏剧化。电影或许更多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一部伟大的电影,可以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史诗巨作。也可以是反映一个时代的故事。
说到现实题材的电影,几乎都有一个共同主题, 那就是关注底层社会的生存状态。
电影《我不是药神》折射了社会的不同和人生的差异。
在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如果只是伟光正,反而无法引发观众心里共鸣。所以电影中的角色最好都是具有代表性底层人民群众。
例如影片中处于中年危机靠卖性保健品为生的程勇,
被病痛折磨自杀未遂的吕受益,
夜店跳钢管舞独自抚养女儿的单亲妈妈刘思慧,
无法回家靠卖猪肉非主流造型的黄毛彭浩,
在教堂寻找上帝慰藉的刘牧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
程勇一开始为了救父亲迫不得已铤而走险的去做走私药品生意。这是违法行为,但程勇与王长林造假卖面粉假药不同,程勇走私的药,是有货真价实的治疗效果的。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趋之若鹜。久病成医的患者吃了药就可以了解这个药到底有没有用。最要紧的是这个效果是与正版一样的,这样的救命药还是廉价的,穷人也能续命。每一个病人似乎都看见了生命的希望。但是好景不长,程勇担心造假药会入监狱,准备提前收手开始做实业。团队也分道扬镳,这时的他是为了钱而走私卖药。
程勇的转变是在好友吕受益死亡之后的,他的良知被唤醒,程勇是有一颗慈悲心的。所以他最后自己倒贴着买走私药回国给病患治病。一直到东窗事发被逮捕。在这过程中有几个细节,一个是他自己主动把儿子送出了国,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他之前是坚决反对把儿子移民的。因为这时的他明白,自己做的事业虽然帮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但是依然是违法行为,会毁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他的人性中的伟大是在这一刻开始的,明明知道前面深渊万丈,为了挽救更多生命,更多家庭自己不得不跳。
另外有一个镜头是程勇的脸部特写,他为了掩护病友拿药逃跑被逮着按在地上,实际上是没有反抗的反而有一丝欣慰,而拿药跑了的病友被警方控制时,他激动地反抗并且面部表情狰狞。小人物的无奈与辛酸都在这脸上刻画的淋漓尽致。他的身上有菩提那般的慈悲心也有充满着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一个唯利是图的药贩子,到良心唤醒开始救赎自己与他人;最后用自己的工厂赚的钱进行第二次走私卖药,赔本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最后伏法,而他引发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让社会开始关注这个群体。
整个故事构架颇有向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致敬的意义。同时也完美诠释的佛语中的那句话,“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吕受益实际上代表着千千万万这种类似的特殊群体,他们活着没有自信和尊严。也正是这样,他们才迫切希望有药物控制病情。希望自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
电影中他有忠贞的妻子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现实中因为巨额医疗费用妻离子散的故事相对更多,人性有时候经不起太多考验。他的家庭苦难遭遇或许是只是这些群体中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一部分。吕受益说自己本来想自杀的,但是看见新生命的诞生又想坚持活下去,还想着治好病当爷爷。将“希望”这个美好的元素加入到电影家庭之中,再加上暖色调的打光风格,让人感觉温情与幸福。
但是悲剧就是将美好事物毁灭给人看。病入膏肓的吕受益最后看了一眼陪床的妻子和孩子安然赴死。他的死亡安排,是为了接下来唤醒程勇良知埋下伏笔。而吕受益一直强调的橘子,也是全片的重要线索。
从农村来的少年彭浩,染一头黄色的头发,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像连累家里人,自己跑出来打工等死。看似很社会很放荡不羁其实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性格义气刚烈。第一次出现是没有钱买药而去抢药,被胖揍了一顿。虽在底层生活,但把药抢了分给其他病人。搁古代那就是劫富济贫的侠士。
第一次他是被强迫去帮程勇工作的。第二次是主动帮忙,因为彭浩看见程勇自己贴钱卖药是真心想帮病人解决问题。
在码头上,程勇问他,“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他说:“是,以前是。”最后发现警察,他说:“痛快了”这里的含义有三层。
第一层就是普通的解决了生理上问题。
第二层是开着车一个人跑出去,是有一种视死忽如归的侠士精神。
第三层是窝囊病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勇哥替他扛下所有罪,内心深处的痛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侠义精神的一个代表。
影片中思慧是性感美丽、温柔善良的女性角色,也是单亲白血病女儿的妈妈。白天在网上QQ群为病友们做服务工作,晚上夜店上班跳脱衣舞。作为电影中为数不多出现的女性,这里角色设定是一个反差效果。即使在风月场合,一样有为了孩子活下去不得已讨生活的女性。
在夜店聚会,程勇第一次还给她尊严,程勇对领班说:“今天她是客人,要跳你跳”。最后领班拿着满桌子的钱自己上去跳脱衣舞。在金钱至上的丛林法则社会里,思慧在场下含着泪,歇斯底里的发泄呐喊。谁能想象,这个女人是怎么一晚晚熬出来的?谁愿意真心关心自己,救救孩子?而离她们而去的男人又在何处?
她是否真的愿意去这种地方迎合大众消费自己?还不是因为自己要守护心爱的人。在她天使一般的女儿面前,程勇酒醒了,原本亵渎的想法也抛之脑后,因为他看见了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世俗的眼里她无非就是脱衣女郎,而在电影中,她牺牲了自己的尊严,延长女儿的生命。是一位美丽善良坚强勇敢的母亲。
看似性格懦弱、温和躲在教堂与世无争的神父,居然会在卖假药现场挺身而出,戳穿假“张院士”卖假药真面目。
要知道“断人财路,可谓深仇大恨”。他不担心利益集团的报复?但是他要守护教友病友,就算以寡敌众又如何?他内心是有信仰的人,这个信仰不是上帝,而是内心深处的良知。
真正的假药贩子张长林为什么被抓仍然不供出程勇?因为他心里清楚,程勇与他不一样,程勇是在真正的挽救生命。他的角色行为对比设立是为了反衬出程勇的行为与人格伟大。他自己也坚守着自己的江湖道义底线。
阶层分明的社会
穷——是原罪吗?
而相对于电影比较反面角色,西装革履的医药代表,一副成功精英人士模样,实际上是丑化了他们。因为这样容易令人想到他们是吸患者“血液”的蛀虫。其实作为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药物的药企,他们也是依法行使打击盗版权利。他们在影片中代表扮演的角色相对来说是富人的角色。
而世界上有一种病:穷病
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穷人,都是看不起病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一旦遇到难以治愈或者特别的大病相当于提前宣判了死刑。
穷人,是病不起的。但又因为穷人从事底层工作,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很多恶性疾病也更容易在穷人身上发生,一旦发生这个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穷人抵御病灾的能力也是偏小的。
医药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突出的一个矛盾,前几年网络流行语“死不起”一词风靡全网,看病难、医药贵、死了墓地也贵,可谓“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发生在中国,很多发达国家至今都没有解决好医疗保障体系问题。
例如电影中的格列宁,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药而这种四万一瓶的进口药,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过的。这些救命药,只有富人阶级才能吃得起,穷人只能变卖家产。或者等待“死亡”。
电影中一位老奶奶说为了治病花光一套上海的房子,而上海的房子价格可谓不便宜。电影中陈勇为了给父亲做手术,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去走私药品。
中产危机和医疗医药息息相关,在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之前,一病回到解放前在之前时有发生。
解决这个难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建立更好的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特殊符号寓意
吕受益的橘子,橘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吕受益见程勇的时候,见面交流的时候,吕受益主动说吃个橘子吧。第二次是在程勇主动探病的时候,吕受益虚落的声音说吃个橘子吧。第三次是在程勇参加完吕受益葬礼,坐在楼梯上的黄毛说吃个橘子吧黄毛的橘子可能是吕受益给的,也代表着一个信息传递。对于白血病人来说白血病人 橘子是他们最常吃的水果 便宜又可以补充维生素C 还有预防白血病的功效 所以他永远都在叫别人吃橘子 。一个廉价的橘子味道是酸甜的,在这里代表着程勇和吕受益的友谊或者说代表他和这几个病人的特殊友谊符号,说起橘子,程勇会想起逝去的吕受益,会回忆起自己曾经和这几个人一起创业卖药的欢快时光。这也为他的救赎之路转变埋下伏笔。
众所周知,印度的神有上万种。而第二次程勇去印度买药的时候,在印度街头烟雾中出现了正巧代表死亡与重生的湿婆神像与迦梨神像。这也是整部电影的转折点。也是吕受益死亡的一个契机点,程勇不再是为了挣钱才去卖药才去走私。从这一刻,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人,不再在意钱的价格也不再在乎本省外省,因此他才救活了更多人。
程勇挽救了或者说延长了数千人的生命,而这数千人的背后、是数千个家庭、数万人的希望。药有价,良知无价。
口罩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口罩是病友自我保护的一个工具,也是这些特殊群体的身上的一个符号,他们不是不想摘下,而是抵抗力太差,摘下无法在有细菌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电影中大家把口罩摘下有二次。第一次是程勇一开始抱怨说自己面对的这群人连样子都不知道。而电影中第一次病友群主来找程勇的时候只有吕受益主动摘口罩。然后陆续摘下,这一次是非主动的。
第二次是最后的场景中大家由非主动到主动摘下口罩,不是因为病好了不怕细菌,而是所有人都勇敢站出来面对现实也是为了表达对程勇拯救或者延长他们生命的尊重。这个摘口罩的举动由非主动到主动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程勇做的事情的伟大。
情理与法理冲突
病人吃药救命没有错,企业花大价钱研发制药要求版权没错,政府部门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也没错。而问题出现在知识产权与药物开发是国外的公司研发的。进口药,价格定价是在别人手里。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而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
法律是冰冷无情的,但是执法者是有情感的“人”,执法者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是无可厚非的,在坚守底线原则的基础上。在可以选择的时候,通过人性透露出来的温情,让冰冷的法律在执行中看到了一丝温情。
刑警队队长曹斌随着调查逐步看到真相,去厕所洗把脸清醒的说:“放人”
第二天对局长说,这个案子我不办了,我承担任何的处分,他在法理与情理中虽然偏向了情理,但是他守护的是内心的正义。也正是如此,他身上更有了“人”味。
影片最后押送的民警,让车走的慢一些。让这些特殊的群体可以送一下“恩人”。也体现出了执法者温情的一面。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崛起
纵观亚洲国家,韩国、印度等国家,每年都可以拍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同时商业兼具的电影。温度与力度并存,在电影叙事上属于流畅好看、情感上又打动人心的现实题材的类型片。
很多人说《我不是药神》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实际上,这是根据发生在中国的真实事件改编,即2014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部分改编而成。而《我不是药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
医学上有一个常识,伤口捂着容易烂。想要伤口好得快,必须勤消毒、早上药,一味盖着、捂着只会导致伤口溃烂,甚至危及生命。而作为一个国家同理,勇于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去治理“伤疤”。同样需要勇气。
揭入韩国社会伤疤的《熔炉》《素媛》、《辩护人》、而电影《熔炉》成为改变韩国国家的电影,促使韩国颁布了《熔炉法》。
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同样反映出印度的性别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
近几年,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现实题材的电影上映,例如陈可辛导演拍了关于打拐寻亲题材的《亲爱的》;郭柯导演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文宴导演关于幼女被性侵题材《嘉年华》等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无法公映的电影,例如李扬导演的《盲井》《盲山》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等。
这些电影都是反映各国社会现实问题,敢于勇于揭露社会的伤疤与黑暗。
电影主创团队们用喜剧的外壳将电影拍成悲情、温情令人感动的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影片的表达出的现实题材也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虽然这会是一部赚钱的商业片。但是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商业片,在娱乐至上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迫切需要的一剂“猛药”。
最后引用《辛德勒名单》中的经典台词:“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也就是在拯救全世界。”
写于2018.7.7凌晨三点.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