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约请几位青年文艺工作者,结合他们的创作成才道路,谈谈青年人才怎样守正道、走大道,多创新、出精品,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璀璨。…
用文学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我在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求学期间,学校经常邀请来自《人民文学》、《文艺报》、鲁迅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来授课,他们鼓励我们这些文学青年要扎根基层,从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其中,有一位老师的课讲得格外精彩,他告诉我们这些学员:要想成为有着与众不同写作风格的文学新人和有出息的作家,就要敢于到高原大漠,到最艰苦也最有艺术特质的地方工作生活。这位老师的话,影响了我之后的职业选择。
毕业时,我申请前往新疆军区,成为部队的文学创作员,一去就是十年。
新疆十年,我远离亲人,在困难磨砺中快速成长。这段工作经历磨炼了我的心性,也奠定了我写作的基石。我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开阔的远处,收拢精力来打量生活,重新审视过去“熟视无睹”的人生内容。这期间,我每去一个边防连队与战士聊天交流,都会想起一位战友的话:“好像他们都是一个个诗人,用极短的时间就参透了人生的道理。”每每与战友们面对面交流,都会被他们在战备训练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数次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体会所打动,那是带着体温和情感的智慧,充满深刻的见解和实实在在的善意。正是这些每日积累下来的“经验”,增强了他们身体和心灵的韧劲儿,使他们遇到各种情况更加镇定,面对困难不失弹性。这些故事,如果我不走到他们身边,也许永远也无从听闻。
在新疆的经历,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作为一个80后,以前我只感到自己需要父母、长辈和朋友的爱与关照;在新疆,我感到战士们也需要我,需要我的在场和注视,需要我把他们的经历讲给更多人听。对于常年戍守边关的军人来说,每天面对荒无人烟的雪山戈壁,忍受极限环境是一方面,还要忍受少人交流的心灵孤寂。我书写新时代戍边官兵的故事,就是希望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在内心向他们不惧艰险的无私品质深深致敬,并从中汲取面对困难和磨砺的勇气。
去年,我创作的边防题材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我知道,是战友们以忠诚坚守保家卫国的故事感动了读者。北京人艺演员蓝天野曾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换到文学这儿也成立——没有小角色,只有被作者写“小”的人物。战友们对家国故土、对亲人挚友的炽热情感和令人崇敬的品格,激发我倾注热情和心力,不断去思索和开掘那些零星细小却惊心动魄的人生瞬间。我一直努力通过具体的历史和生活场景讲述戍边军人的故事,通过青年官兵和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人物塑造,去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工作的这些年,为了不断提高学养,增加知识储备,我还“见缝插针”地到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读硕士、在鲁迅文学院进修。文学固然不是全靠“学”出来的,但学习对于写作者十分重要,尤其在青年时期,能够通过吸收丰富而高质的信息来拓展眼界心胸、寻找兴趣方向,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经典,加深对文学的体悟,会让植在心里的种子更结实、有力。
作为青年写作者,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前辈作家、批评家的指点和帮助。接下来,我要一方面继续琢磨和消化前辈老师们的经验教诲,一方面坚持不懈地行走一线,走进高原和海防,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最饱满的热情讴歌奋斗军旅,用饱满丰盈、鲜活生动的文学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作者:董夏青青,为作家)
在艺术传承中绽放青春光彩
我13岁考入艺校学习掌中木偶戏,毕业后从事木偶表演和传承已有20多年。回望自己的成长道路,结合自己的传承实践,认为培养青年文艺人才有三个关键点。
传承者要用富有魅力的作品吸引年轻人,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从事传统木偶表演艺术,需要十数年苦练,如果没有热情和韧劲儿,是难以坚持、难以成才的。我从事木偶艺术,跟自幼受戏曲熏陶分不开。小时候,每逢村里来戏班,我就跟着奶奶拿凳子去占位,那些精彩的表演看得我如痴如醉,看完戏自己也开心地哼唱起来。从那时起,我跟木偶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木偶班后,我每天凌晨5点多起床洗漱,喝上一杯淡盐水,就开始一天的艰苦练习。压指、劈指、举臂、手指操……这些重要的基本功必须练扎实。为了练好举臂,常常一举就是半个小时。有时练得嘴唇发紫、手酸脚麻。表演中的每一个细节,音乐与唱词的衔接、动作与步伐的一致、手指与偶形的配合、演员与角色的交流等,都需要勤学不辍。那时候剧团条件不好,排练厅一下雨就漏水,排大戏时我们甚至要准备好几个脸盆去接雨水。回想那段艰苦的练功生活,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还是因为打心里热爱这门艺术。多年来,我持续到各地演出,尤其是走进晋江各个学校,开设兴趣班,为的是给孩子们展示精彩的技艺,让木偶艺术赢得小观众,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
传承者要循循善诱,倾囊相授。掌中木偶戏表演难度大,需要从艺者不仅掌握木偶操控技艺,还要能唱、念、做、打,对演员要求是多方面的。比如人戏的形体功、科步等,要在熟练掌握后将其转化到手上,用手指操控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木偶演员还要有“一心两用”的特殊技能,也就是一个人操纵两个木偶,一人分饰两角。例如左手饰旦角,右手饰小丑,一旦一丑互相配合。这就要求演员不仅在表演上做出区分,还要在唱、念的声色变化上同步协调,并同时做出开打、武打等动作,赋予木偶千变万化的姿态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带给观众多重视听享受。这么复杂的艺术,需要从艺者多年如一日虚心求学、勤奋练功,更需要传承者口传心授、细致指导。进入艺校后,李伯芬老师对我精心培养,带着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刻苦练习,一部戏一部戏用心钻研,为我从事木偶表演打下坚实基础。后来颜洒蓉、李胜奕老师也给了我无私指导和精心提点。现在,我培养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像我的师辈一样,给学生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共同把南派掌中木偶戏发扬光大。
传承者要为青年学子提供锻炼本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学艺练功的效果要在舞台上检验,出神入化的本领要在舞台上练就。直到现在,我仍然在通过舞台实践精进自己的技艺。近几年,我们复排传统经典小戏,我找来了恩师和不同剧种的同一剧目音像资料,反复研究发音部位和声腔韵律,捕捉人物的形象、动作和语言特点,为“一人两角”的掌上表演加分。节目复排演出后,受到广泛的认可与肯定。我也由此受文旅部选调,参加央视新年戏曲晚会录制。从艺这么多年,剧团不断为我们提供走向各地、走出国门的演出机会,使我从最初的演小戏到胜任大戏、在各类大赛上夺得奖项……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演出,我从他们的反馈中获得改进的机会,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也积累了更多舞台经验和职业自信。舞台是培养艺术人才的目的,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手段,给年轻学子以广阔的舞台,他们一定会还你以更大的惊喜。
传统艺术里有深厚文化和迷人魅力,需要从艺者用心体悟和发扬。传承者要甘作人梯,为他们搭建舞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作者:蔡美娜,为福建省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演员)
让更多人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
中国民族声乐继承发扬了民歌、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的精髓,吸收借鉴了西方声乐发声方法,文化底蕴深厚,美学风格独树一帜。作为青年歌唱演员,在多年艺术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只有扎根人民生活,把自己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用民族声乐唱出中国人的火热生活和情感世界。
我的成长受益于乐团栽培,尤其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参加工作后,我入选团里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跟随歌唱家姜嘉锵老师学习演唱古典诗词和传统民歌。其中,演唱古典诗词对毕业于声乐歌剧系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经过多年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古典诗词演唱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还获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国民族声乐,唱出“中国味儿”。
姜嘉锵老师常对我说:“古典诗词演唱是一门精致的艺术。”精致到什么程度?在演唱方面,咬字行腔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都要做到位,才能把语言美、音韵美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演唱前还要深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境遇,充分理解诗词含义,把握字句背后的情感元素,这样才能唱出意境美。在学习过程中,姜老师不辞辛苦地讲解诗词,不厌其烦地做出示范,带着我一字一句仔细打磨。
民族声乐讲究口传心授,“传帮带”是有传统的。诗词吟诵、民歌演唱与西方声乐不同,在音高、音长实值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记谱法记载,主要依靠艺术家亲自传授。一首诗词到底要怎么唱,还得结合内容含义和演唱者的所见所感。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船”字,要唱出水波拍打在岸上的悠长韵味。这个特殊的艺术处理方法,源自姜老师到寒山寺的采风。他看到江水涌动,听到水浪声音,感受着真实的诗中风景,进而有了字尾的悠长唱法。在老师帮助下,我建立起对诗词演唱的系统理解,也试着创作了一些新的诗词演唱作品。
除了“传帮带”,乐团还为我们青年演员搭建深入生活的平台,组织基层采风和演出活动,让我们唱出美好生活,唱响时代的精气神。老一辈艺术家教导我们“忘掉刻意的演唱技巧,向人民学习,返璞归真”。在中国民族声乐中,民歌是一种典型的源于人民生活的音乐类型,它诞生在田间地头,成长在劳动号子里,响彻在人们的心坎儿里。
艺术不只是技巧,到民歌诞生的现场看看,和老乡们交流,才会理解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017年,我跟随乐团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采风,当地的山歌传承人边舞边唱,引起大家的好奇:为什么要那样摆起手臂?这些别致的动作有什么特别含义?传承人直率地说:“这就是锄地、撒种子的动作,边干边唱!”随后,我们也跟着当地百姓一起歌唱,一起舞蹈。后来,每次演唱云南山歌,那山水间的景色,那田地里的劳作场景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有了亲身体验的支撑,唱出来的歌词更有艺术表现力,更有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近年来,通过深入生活,我把从生活现场获得的灵感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演唱技法,并创作演绎了《担当》《风雨情》等一系列新作品,赢得了观众好评。
中国民族声乐的前景无比广阔,我将在艺术实践中继续磨练技艺,在人民生活和传统文化里获得灵感,演绎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优秀作品。我也会把老一辈艺术家传授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传递给更多年轻人,让更多人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作者:周韡,为中央民族乐团歌唱演员)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4日 第20版)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