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由陈坤、白宇领衔主演,集悬疑、推理、谋略、军事、历史等多重元素于一体的大型古装历史电视剧《风起陇西》正式登录央视电视剧频道。这部剧开篇就以诸葛亮北伐失败为背景,讲述了蜀汉和曹魏两国为了夺得战争的主动权,在大战之初就相互安插军事间谍,并由此引出了两个不被乱世聚焦的小人物,...…
近日,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由陈坤、白宇领衔主演,集悬疑、推理、谋略、军事、历史等多重元素于一体的大型古装历史电视剧《风起陇西》正式登录央视电视剧频道。这部剧开篇就以诸葛亮北伐失败为背景,讲述了蜀汉和曹魏两国为了夺得战争的主动权,在大战之初就相互安插军事间谍,并由此引出了两个不被乱世聚焦的小人物,在隐秘情报战线上生死角逐的故事。
很多正在追这部剧的小伙们都毫无保留地把溢美之词给了《风起陇西》:战争场面宏大精彩,文戏场面催人泪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起陇西》这部电视剧独辟蹊径,刻意避开我们耳熟能详的的三国人物担任主角,而是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解读大历史的独特视角,以及在动荡年代里展现出的小人物的侠肝义胆,着实令人感动。
正是因为这是“小人物”的故事,又几乎没有历史的原型,导演和演员就可以跳出真实历史人物所固有的人设,而根据虚拟的故事情节随意发挥。有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在三国时代,真的存在像《风起陇西》中的“谍中谍”事件吗?
其实,军事间谍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夏朝君王少康为报杀父之仇,就派出了精明能干的女艾到敌国进行间谍活动。因而,中国史书上才有了“用间始于少康”之说。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间谍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了军事家们一种娴熟的战略战术,其中燕昭王派出的间谍苏秦更是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战国的时局。
中国古代也将间谍战称之为“伐战”或者“伐交”,并将其称为兵法中的中上策。《孙子兵法》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因此,古人将伐交分为五等,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在三国鼎立时期,由于魏蜀吴三国多年连番作战,各国为了在战场掌握主动权,相互派遣军事间谍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因间:在诸葛亮街亭失守后,魏国认为诸葛亮不久之后定然会进攻陈仓,就派出名将郝昭坚守陈仓城。诸葛亮为了策反郝昭,特意选派与郝昭“同是陇西人氏,自幼交契”的部将靳祥利前去陈仓劝降郝昭,即采用敌方的同乡人加以利用的“因间”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不料,郝昭算准了靳祥此行的目的,连城门都没有让他进来,诸葛亮最后只好退军。
内间:蜀汉与东吴结盟后,魏国为了打破对自己不利的时局,就派出能言善辩的青年才俊隐蕃诈降吴国,谋划取得吴国廷尉一职,然后利用廷尉的机会,离间吴国重臣,搅乱吴国政局,令其无法配合蜀汉北伐。隐蕃卧底身份暴露后,面对孙权的亲自审问,他宁死不屈,回答说:“大丈夫谋事,岂会没有同伴!我做烈士而死,不会牵连同伴的。”不管隐蕃在吴国是否还有同伙,临死前还是给孙权心里扎了一根刺,让孙权坐立不安,完成了一名间谍人员身上担负的神圣使命。
反间:三国时期,成功使用“反间”计的,莫过于蒋干盗书了。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自幼与东吴周瑜同窗读书。他便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声称可以到东吴劝降周瑜。蒋干来到东吴后,周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酒宴,并告诉身边的将士,蒋干是自己的同窗契友,大家都不对他产生怀疑。夜晚,周瑜将计就计,故意将一封假的书信让蒋干盗走,借曹操之手除掉了蔡瑁、张允两名精通水战的大将。
死间:所谓死间,就是故意对外散布虚假的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然后传给敌方,诱使敌人上当,一旦事情败露,我方间谍也难免一死。比如,袁尚部下审配镇守邺城期间,曹操大军来犯,副将冯礼实为曹操间谍,冯礼就打开了城门,放曹兵三百多入城,意图里应外合, 夺取邺城。审配发觉后,就将计就计,将城门关闭,致使“冯礼及三百壮士死于土内”。
生间: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名将黄盖向主帅周瑜提出诈降曹操,并不惜使用苦肉计,骗得了曹操的信任。事成之后,又得以保全了性命,可谓是“生间计”的幸运者。
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始状况,古代的谍战斗争并不像现代战争以科学技术力量对抗为主,而直接表现为敌我双方派遣的谍战人员为主要对抗,这就要求谍战人员的意识信念要比一般人更加坚定。同时,为了保证前方的谍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谍报信息不被泄密,派遣到敌方的谍战人员的身份都很简单,多数都是地位低微、不被人注意的小人物。也正是这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在对敌斗争的隐蔽战线上书写了一个个不朽的功勋。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