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库源生坊看纪录片久了,应该换点题材看看,于是参加了《斗牛》的看片会。昆明的交通有时候让人无可奈何,今早等车就等得肝肠寸断。结果同一路车四辆一起开来,而最后错过了电影的开头。这个电影就是《斗牛》,一部让我很糊涂的电影。 老实说,拍《斗牛》肯定不是容易的事。在那样的山区,无论交通、...…
在创库源生坊看纪录片久了,应该换点题材看看,于是参加了《斗牛》的看片会。昆明的交通有时候让人无可奈何,今早等车就等得肝肠寸断。结果同一路车四辆一起开来,而最后错过了电影的开头。这个电影就是《斗牛》,一部让我很糊涂的电影。
老实说,拍《斗牛》肯定不是容易的事。在那样的山区,无论交通、气候还是人际沟通,都不是容易应付的事,所以,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都要吃很多的苦。但对电影而言,背后的故事有时候可以博得同情,却不能博得赞誉。也许我对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尚不能理解,但就目前观感,觉得它们出力不讨好。对那些为娱乐而来的人而言,太过沉重;对那些想思考历史的人而言,过于轻浮。
故事的背景是北方的古老村庄和抗日战争。在日军的占领下,村庄里的居民除一人幸免外,全部被杀死。死掉的中间,有一个是幸存的男主角的未婚妻。此外,有一头“国际友人”送来的奶牛也被保存下来,然后故事的主要部分就讲述,一人一牛在经历与日军的遭遇中的如何求得生存的种种经历。这是一部方言剧,无论是表演还是美工都尽量的把村庄塑造成古老而有野性。因此,电影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基调。但另一方面,影片对人的命运和历史以及对独特的角色——奶牛的关照,使它不同于一般的写实主义历史题材片,而颇有点超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然后,这两种元素对电影有害无益,使电影的言语和逻辑变得粗糙和脆弱,再加上那种显而易见的娱乐观众的诉求,使电影变得支离破碎,也使它所强调的东西一度迷失方向,难以让人信服。
影片对历史的反思,其实有些深刻。人与动物,在战争的背景下的苟且偷生,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影片的结局似乎就揭示了这个切入点的深意所在。电影的最后,人与动物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男主角在山上开辟自己的菜地,远离喧嚣,远离社会与历史。从他的衣着、语言以及他最后请人为自己写墓字铭,都可看出这点。就这点而言,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对历史的再现其实是要推翻历史的。因为历史作为人类的竞赛场,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和社会的基本属性。而影片最后,主角从人变成了一个非人,被牛同化,或者已经自比为牛的同类。而他的世界,历史就已经被悬置了。所以,转眼间,抗战结束,国共内战又起,历史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对男主角的世界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历史至此在个人身上得到重新的定义和解读。不过,人与牛的世界,也并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穿过牛的鼻孔的手镯,颇有象征意味。这一方面表明人对牛的驯化,另一方面也表明牛是人的情感世界缺失的替代品。这个手镯正是男主角死去的女人的定情物。也即是说,人变成牛的同类的同时也完成了人对牛的规训。于是组成的人与牛的世界就是一个奇异的不同于社会也不同于自然的第三类的世界。但毫无以为,历史作为人类的存在的表征,其影响和意义被男主角的所作所为洗涤殆尽。
如果仅仅从故事来说,这的确可以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但作为电影,我觉得有些失败。电影不是光有“思想”就可以的了,电影的那些“思想”,尤其那些被赋予角色的部分,是需要通过角色的表演以及剧情的推动来逐步展示的。电影的那种可信以及韵律就在于这种推进的节奏之中。否则,某些光彩的片段,即便有所谓“思想”,也不过使电影变得混乱和支离破碎。一个农民的爱与恨,乃至最后超越了历史的生命历程,似乎更想一个思想家的行为,但既然赋予了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农民,那的确应当花一些时间去塑造这种转变。但这恰好是电影缺失的。电影里面,看到了一些战斗场面以及夸张的说辞,这些东西,拍起来不容易,但这些浮光掠影的东西如何与一个人的转变有关,实在令人无法理解。电影中,那些人与牛的情感故事,也同样给人突兀的感觉。那些感情的根基难道就是一张契约?抑或是那个被许诺但因战争而未完成的姻缘?如果这是一个感情故事,那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牛,人与村落里乡亲的几对感情里面,细节缺失太多,没有血肉。
当然,这种感情故事,也可以用一种魔幻手法的方式加以解决。尤其是在人与牛的关系上,多少有点魔幻倾向。魔幻和现实作为元素,很难调和在一起,尤其在历史题材剧中。而且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没法提供这种支持。不能调和,同样会使影片迷失方向。
这里题材的故事,让人想起十年前的《鬼子来了》。许多地方有可比性。都操方言,都讲村里的故事,主角都尽量的“土”,都有抗战的背景下,都试图从小人物的视角处理历史题材,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也一定程度上与主流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而言,有这样一些方面,在涉及到中日民族矛盾时,不是简单套用敌我、对抗的逻辑,而是进行一些感性的调和,即是说,民族矛盾在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时,其激烈程度会因个体情感的介入而有所浮动。与此同时,中国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差异和矛盾。最后,与《鬼子来了》的情节还有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是故事的开端都与一个外来因素的介入有关。在《鬼子来了》中,是八路送来的鬼子,而在《斗牛》里是八路寄存的奶牛。而此后,男主角乃至村落的命运都与这个外来者连系在一起。
但就个人而言,《斗》无法在反思历史的层面与《鬼》相比,尽管前者对于历史的反思表面看来比后者更为激进,但因为缺乏影片中的那个小社会的“地方性知识”的支持,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变成了主观的不合逻辑的虚构。甚至在那种娱乐大众的气氛中,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诚意。严重点说,这种电影强奸了那些乡土的真正思想,而用现代奇异、怪诞的语言去重塑这些对象时,让人感受到的不是睿智的思辨,而是恶搞的一场闹剧。
转自:/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