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有一位朋友,说要以少年彭于晏为样板间立志减肥。她还专门给我发了彭于晏高中时代的照片,说真的,我没敢信。以下就是她发来的照片。 不过她今天发短信来,说放弃了。原因是,刚看彭于晏新片《热带往事》,人家彭帅又暴瘦了32斤。用她的话说,终于明白什么叫瘦成一道闪电,而她,只能做球形闪电。 这位朋友...…
前几天刚有一位朋友,说要以少年彭于晏为样板间立志减肥。她还专门给我发了彭于晏高中时代的照片,说真的,我没敢信。以下就是她发来的照片。
不过她今天发短信来,说放弃了。原因是,刚看彭于晏新片《热带往事》,人家彭帅又暴瘦了32斤。用她的话说,终于明白什么叫瘦成一道闪电,而她,只能做球形闪电。
这位朋友给我发信息的时候,我也正在看《热带往事》。和她看颜的切入点不同,我是奔着这部电影的可能性而去的。毕竟,这部宁浩监制、温仕培执导的《热带往事》已先声夺人,擒拿过柏林电影节天才项目市场单元——VFF创投大奖,并入围了第74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
2016年9月,坏猴子影业对外宣布 “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除了路阳因《绣春刀》崭露头角,其他都是新人,包括这部《热带往事》的导演温仕培。宁浩给这位影坛新宿的评价是:“我觉得温仕培导演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审美腔调,他自己的那一套审美是非常完整,而且非常有魅力,他写的东西也好,综合的能力。”
在温仕培之前,申奥导演处女作《受益人》搭乘“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成功上位,这部由大鹏、柳岩和张子贤等主演的剧情片不仅收获了口碑,还接连拿下了长春电影节和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而2.19亿的票房,对一部新人新作来说,也算不错的业绩。
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又一力作,宁浩这一次选择做温仕培的升空火箭助推器。而温仕培也不负宁浩的厚爱,《热带往事》早前在戛纳和柏林电影节先声夺人,尤其擒拿的柏林电影节天才项目市场单元——VFF创投大奖,是此前华人未能涉猎的处女地,可见国际视野下温仕培的无限可能。
《热带往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意外与救赎的故事。彭于晏饰演的王学明因为一次意外车祸负疚,一而再地接近受害人妻子,他一次次要说出真相,却又一次次欲言又止。更让王学明意外的是,案子另有隐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他,被卷入另一个危险的涡流。
个人以为,柏林电影节VFF创投大奖对《热带往事》情有独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故事层层推进,是个套娃式的案中案,人物在反转加递进的双螺旋结构中一步步上升,构思非常精巧。二是它微观人性的视角,把人物揉碎了再重新捏合,近乎显微镜似的人性解剖,让这个故事创意赢在了起跑线上。
影片采取碎片化叙事。上来就抖出了监狱和车祸两大非线性场景,让人误以为个中有因果关联。随着剧情的深入,跳跃的时间线越发让人浮想翩翩,也给予故事人物更多的可能。人物一次次回到时间的原点,或一次次在不同时间回到原地,而每一次都抖落出更多的信息,最后勾画出故事另一个意外的走向。
这是典型的沉浸式电影。导演采取了华语犯罪类型片中,比较少见的嫌疑人视角叙事,这样的好处不仅有利于人物的刻画,还不怕剧透。王学明的第一视角与观众心理同步,观众不知道王学明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知行为后果,王学明亦然。换句话说,观众是带着主人公同步的疑问进入故事,并跟着他的情绪生发着微妙的变化。
影片在影像和风格上颇有建树。导演脑洞大开,临场想出了用丝袜做滤镜的怪招,制造出了某种复古而又虚实难辨的效果。有过重大事故体验的人都知道,人会处于某种亢奋不安的波动中,周遭一切被放大,时间被拉长,空间变得深邃,一切的感知深切而又显得不真实。温仕培巧妙地用一个丝袜,把文学和感官上的通感,落实到视觉体系中,让视觉直接导入体感。
影片的另一大影像通感,是它营造的燥热和黏腻。片名《热带往事》,故事发生地放在南方,王学明从那个意外的夏夜出发,脸上和身上始终没有干爽过,汗水、血水以及其他油腻腻的分泌物混杂其间,直到他从监狱的阴影中跑进自由的阳光里。空调被弄坏后的梁妈,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吹着电扇还在嫌热,她抓住电扇不让摇头的动作,凸显着她内心的不安与躁动。
影片充盈着燥热、慌张、神秘和疲惫。通篇下来,就像是一个汗蒸桑拿室,演员的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人物的情绪止不住地从毛孔中涌出。情节的每一次递进和反转,都像是在给滚烫的石头浇水,呲啦呲啦蒸腾起热浪,给人物以新一轮的蒸烤。人物的出口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内心淤积的毒素统统排出,灵与肉才能得以释然。
从演员配置上,可看出宁浩对温仕培及其《热带往事》的爱护。彭于晏、张艾嘉、王砚辉、章宇、姜珮瑶的主演阵容,放在成熟导演的电影项目,也是杠杠的实力派阵容。
《热带往事》中彭于晏和姜珮瑶是一对,不过大多时候,都是彭于晏和张艾嘉这组“忘年搭”在调制故事的化学效应。王学明起初以空调维修之名登堂入室,看似是主顾关系,实为施害人与被害家属关系。施害人重返犯罪现场,这在犯罪心理学上是高概率事件,类似的情节经常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比如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然而施害人以救赎之念接近受害人家属的,还比较稀罕。正如王学明自己所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而后来的情节明示,他内心希冀道出真相并寻求谅解。
这就涉及到影片的一个主题,即一个人如何去直面不堪过往,并拥抱阳光。王学明车意外祸属于无心之过,但藏尸灭迹就是另一层法律关系了。人在年轻或高压状态下难免犯错,有时不敢面门,有时选择逃避,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恶果。但生而为人,就应该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勇气,并努力去弥补和救赎。这和某些教义上的忏悔与救赎异曲同工。
但导演并没有止步于此。在王学明和梁妈之间,导演兼顾了人性的复杂面,在救赎的主旨下,揉进了窥私、猎奇的本能,以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这并不是张艾嘉与“小鲜肉”的第一次暧昧,在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中,张艾嘉和董子健曾有过一段电光火石。当然,温仕培还是知道分寸的,他追求的是某种“回甘”的知味,并没有迈步雷池。导演温仕培将这种私人化的表达或诉求称之为“余味”,这在类型片里显得相当与众不同。
张艾嘉是两届金像和两届金马影后,每一部作品的表演都不遗余力。这一次她对人物的拿捏于无声处见惊雷。没有大开大合的情绪渲染,除了一个抓住电扇的情绪性动作,别无其他。但她在对手戏面前的,每一个微表情都有潜台词。他对王学明的善意、暧昧和警惕等,都似不经意间自然流露,动作的节奏和表情的给出,都恰到好处。
梁妈并不是一个简单而平面化的受害人。她对丈夫失踪的找寻,和对丈夫的死,完全是两种态度。我的猜测是,因为临走前的吵架,对丈夫的失踪抱有愧疚,当得知丈夫身亡的原因,似乎又有某种意料之中决绝与释怀。以她认尸的戏为例,保持距离瞄了一眼,简单地给了警察一句“是他”便转身离去,半秒都不多给。和一个关系不和谐又斩不断理还乱的人同床异梦,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导演和演员对此点到即止。
导演用两种场景的反差来勾勒人物内心的波澜。一个是在众人面前的不悲痛,一个是独处时的泣泪与绝望。梁妈的不悲痛,让王学明颇感意外,尤其在探望她的姐妹面前,公开表示不想哭,众人的慰问显得多余而尴尬,这恐怕也是王学明继续跟踪她的动因之一。至于她的绝望,只用了一场戏,要不是王学明偷偷投石打断,她已经沉河了。
说回到开篇提及的减肥励志模范少年彭于晏,话说他这一次又暴瘦了32斤。一米八二的大个,从157斤速降124斤,达到了他大学期运动减肥后的最低值。这一次他不再以塑型变帅为目标,而是追求人物饱受精神折磨的撕裂感。为此,他提前半年食素科学减重,开镜前又强化减脂,总算把自己折磨得形同枯槁。
世界电影史上,出过不少暴瘦劳模。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曾为《机械师》暴瘦60磅;比如马修·麦康纳,曾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掉磅30斤;比如小李子,曾为《荒野猎人》瘦得满面风霜;比如艾德里安·布洛迪,曾为《钢琴师》暴瘦到61公斤……除了暴瘦,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因为角色的投入而获得奥斯卡小金人。
彭于晏作为华语电影为数不多的健美型男之一,此前已经修得一身令人羡慕嫉妒恨的腱子肉,并俘虏了万千粉丝的厚爱。凭借这身腱子肉,他成为林超贤一系列动作片的御用演员。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动作片,在张一白的青春片,许鞍华的文艺片,姜文的电影,韩寒的跨界之作中,两岸三地,各年层导演,各种类型片里他都能打通关。
彭于晏也可以说是青年一代的演员劳模。早在十年前出演《翻滚吧!阿信》时,就曾为体操角色封闭练习三月,每天进行十二小时的体能训练以及体操动作练习。为了塑造运动员体格,他每天坚持按照营养师的食谱进餐,不占一丁点油、盐,全靠水煮菜充饥。他的运动员身材,就源自于此。
这一次彭于晏为了饰演空调修理工,专门找了一位从事了大半辈子空调维修的技术人员拜师学艺,看图纸、量尺寸、扛气瓶,全都认真学过。在掌握了手语、体操、冲浪、泰拳、锁技、巴西柔术、海豚训练、虎鹤双形拳、专业自行车等之后,彭于晏又把自己修炼成了空调维修工。
演什么就把自己变成什么,以前有个名字叫体验派。想当初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拍摄《老井》,先把张艺谋丢深山里扛了几个月一百多斤一片的大石板子,拍摄《没有航标的河流》时更狠,先让一众演员去河排上训练三月,晒成爆皮泥鳅,个别晒不黑的,就比别人多晒,直到晒得浑身水泡。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角色贴合。之前不少人感叹体验派的绝招在影视圈“失传”了,没想到在年轻一代的彭于晏身上得以薪火传承。
十年之间,青年劳模彭于晏多次获得金像、金马、大众百花等奖项提名,但一直未获表演大奖加冕。这一次导演对彭于晏的打造,可以说直奔各大奖项而去。海量的特写镜头,无死角的微表情挖掘,内心戏的调度,潜台词的铺陈,情绪的爆发,以及最后的释然,都调度得细腻而真实,将彭于晏的表演维度又提升了一级天花板。
对彭于晏来说,这就是一部情绪电影,通篇沉浸在某种情绪里。从正叙的突发车祸,开始的蒙、惊慌和不知所措,到以维修工身份潜入受害人家时的负罪感和心口难开,再到得知受害人死因以及见钱时的复杂,再到枪林弹雨的逃亡和无处可逃的爆发,王学明的心率和情绪都在一个高峰值上跳动,进而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情绪体验。
电影最后用了一个长镜头,王学明从监狱走出,穿过相拥的人群,兀自走到阳光下。他笑了,跑了起来,背景是影像大忌、“爬格子效应”的马赛克瓷砖,结果跑出了穿行二维世界的效果。这个镜头让我想起了特里弗自传式处女作《四百击》,我们不知道少年的路在何方,只知道他最后奔向大海。我们也不知道王学明的未来之路何在,但我们知道,他奔跑在阳光里。
这一次,他的脸上是干爽的,不再燥热、慌张、神秘和疲惫。他走出了桑拿间,释然了,获得了救赎。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