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剧情

托尔斯泰封笔之作《复活》~深度解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5/15 16:28:02 【kenbest】

头条的朋友们大家好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 1899 年,它与《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一同,被并列称为托尔斯泰的三大长篇。托尔斯泰的思想、道德探索,在《复活》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现。 一故事概述: 一次灵魂的大扫除 《复活》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卡秋莎·玛...…

头条的朋友们大家好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 1899 年,它与《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一同,被并列称为托尔斯泰的三大长篇。托尔斯泰的思想、道德探索,在《复活》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现。

一故事概述:

一次灵魂的大扫除

《复活》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位流浪的茨冈人和一位农妇的私生子,她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一位女地主将她收养,卡秋莎从此过起“半养女、半婢女”的生活。在她 16 岁的时候,女地主的侄儿、年青的贵族大学生(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来庄园过暑假,卡秋莎爱上了这位青年,但并未对任何人袒露。几年后,前去服兵役的聂赫留朵夫路过姑母家,在这里住了四天,在离开的前夜他诱惑了卡秋莎。

之后,听说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卡秋莎赶到车站去见他,她顶风冒雨,艰难地走到月台上,火车却很快就要开动了。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饮酒作乐,谈笑风生,她沿着月台跟着火车跑,摔倒在地。浑身湿透的卡秋莎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样的场景:聂赫留朵夫坐在丝绒布的椅子上,在灯光明亮的车厢里说啊喝啊,找乐子,自己却在露天里,风吹雨打,站在黑地里哭泣。

几个月后,卡秋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把此事告诉女地主,却被赶出庄园。她去别人家当女仆,常常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她在生孩子时感染病菌,孩子死了。她最后被迫在妓院做了妓女。

十年后,卡秋莎受一起命案牵连被送上法庭。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和侍女想谋财害命,就把一包毒药交给卡秋莎,要她放到商人的茶杯里,他们骗卡秋莎说这是安眠药。当时卡秋莎正想摆脱这位商人,便照样做了,商人被毒死,卡秋莎被抓了起来。茶房和侍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都栽在卡秋莎身上。

法院开庭审判卡秋莎的案件,聂赫留朵夫公爵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突然,他在陪审员席上认出了卡秋莎,他十分震惊,当年勾引卡秋莎的经过在他脑海中浮现,他也隐约生出了内疚和忏悔之情。审判继续进行,法院要给卡秋莎定罪。检察官和法官从犯罪遗传学的角度推断卡秋莎有罪,认为卑贱的人必然会犯罪,他们虽然认定卡秋莎“并无抢劫、偷盗之意图”,却草草断案,判卡秋莎在西伯利亚服四年苦役。

从法庭回来后,聂赫留朵夫感到十分羞愧,在卡秋莎那双黑色眼睛的注视下,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已无法再照原样继续下去,他的内心开始复活。他认为法庭判决不公,便去找律师准备申诉,他还向检察官承认自己曾经引诱过卡秋莎,要求去探监,甚至准备以与卡秋莎结婚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在一次探监时,聂赫留朵夫遇见喝醉的卡秋莎,他声称要遵循上帝的意愿与她结婚,可卡秋莎却冲着他愤怒地喊道:“您当时就应该想到上帝。……我是苦役犯,您是老爷,公爵,我这里没您什么事。您想要结婚,这永远不可能。我马上就上吊。你在这一生里拿我玩乐还不算,又要拿我去另一个世界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这副眼镜,你这张肮脏的胖脸!滚开!”

聂赫留朵夫依然在为营救卡秋莎而四处奔波。但彼得堡的大小官僚麻木不仁,对社会公正毫无兴致,卡秋莎的上诉状最终被驳回,她将被流放西伯利亚。

聂赫留朵夫决定陪伴卡秋莎去西伯利亚。他的行为终于感动卡秋莎,她再度爱上聂赫留朵夫,开始依照他希望的那样“改造”自己,她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情,但她还是不愿接受聂赫留朵夫为她作出的牺牲。

在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下,卡秋莎被调到待遇较好的政治犯队列。卡秋莎很快就感觉到政治犯西蒙松对自己有意,她似乎要在聂赫留朵夫和西蒙松之间作出抉择。她觉得,聂赫留朵夫是出于慷慨,又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才向她求婚,可西蒙松却在她现在的境遇里爱她,是出于爱情而爱她,于是,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

卡秋莎和西蒙松走了,聂赫留朵夫留在一家小旅馆里,他在房间里久久徘徊。卡秋莎不需要他、拒绝了他,这自然令他感到羞耻和痛苦,但在为卡秋莎的案件奔波期间所看到的一切、所目睹的社会之恶,才更让他痛苦。这唤起他良心上的不安和精神上的复活,在呼吁他采取行动。他坐到沙发上,捧起一本《福音书》,终于在其中找到了生活的准则,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从这个夜晚开始,聂赫留朵夫的新生活开始了。

二:“复活”的几重含义

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题为“复活”,有多重意义:

首先,是女主人公卡秋莎的复活。卡秋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并抛弃后,不再相信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不再相信善,在妓院熬过七年后更是万念俱灰,在精神和道德上都很堕落,是聂赫留朵夫的三次探监,使她的心灵受到冲击,逐渐开始觉醒,直到被流放西伯利亚,在与政治犯的交往中,她才在精神上赢得真正的复活。

其次,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托尔斯泰展示了“精神的人”和“动物的人”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的对峙、搏斗和转换。当他以陪审员身份坐在法庭上审判卡秋莎,一个有罪的人审判一个无辜受害的人,他的灵魂因此受到强烈震撼,由此开始了他艰难的“灵魂大扫除”,最后,他自愿陪同卡秋莎去西伯利亚,这象征着聂赫留朵夫已大体完成了他“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第三,“复活”这一题目,也暗含着对社会之复活的希望。复活是以死亡为前提的,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描写的当时的俄国社会,已是一个僵死的社会,托尔斯泰巧妙地通过聂赫留朵夫为救卡秋莎而上下奔走的过程,将包括贵族阶层、司法机构和教会在内的整个国家结构全都展现出来,让人们感觉到这个社会除了在彻底死去再重新复活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最后,我们可以在《复活》的题目中感觉到的,似乎还有托尔斯泰本人的精神复活过程。聂赫留朵夫的心路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视为托尔斯泰自己痛苦的思索过程。在聂赫留朵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本人的一些品质和追求,如丰富的内心世界,对自己和他人高度的道德要求,渴望四处播散自己的爱和善,寻找与民众结合的道路,等等。聂赫留朵夫赢得了精神上的复活,但小说中的最后一句却是“至于他一生中这个新阶段会怎样结束,那却是将来的事情了”,也就是说,连托尔斯泰自己也不清楚,在精神的复活之后,接下来将走向何方。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玫瑰][玫瑰][玫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