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部电影已有段日子,从去年年底这部片子横扫美国各大影评人协会的冠军宝座开始。也许还是得谢谢盗版碟片市场的存在,使得我这个“占有欲”太强、不满足在线观看的人,可以很轻松地淘到效果不错的碟片,而且那次淘碟的经历令我非常雀跃,因为我居然发现有Michael Moore的《Capitalism: A L...…
关注这部电影已有段日子,从去年年底这部片子横扫美国各大影评人协会的冠军宝座开始。也许还是得谢谢盗版碟片市场的存在,使得我这个“占有欲”太强、不满足在线观看的人,可以很轻松地淘到效果不错的碟片,而且那次淘碟的经历令我非常雀跃,因为我居然发现有Michael Moore的《Capitalism: A Love Story》,在莫名惊喜地收入囊中的那刻,也不得不感慨,看来干盗版这行的,与时俱进地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呀。扯远了,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拆弹部队》。
我看完全剧的时候也是美国奥斯卡评奖竞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卡帝”和“前皇后”之争因某种巧合而带来的戏剧性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我当时的直觉,就觉得这部《拆弹部队》可能会胜出。今天,《拆弹部队》果真的成了本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而我一贯的做派,虽然外国电影看得不比中国电影少,但真的很少去点评,因为再怎么样也是别人的么,也许在这点上我也逃脱不了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情结。但是,在《拆弹部队》胜出后中国影评界和中国观众的一些反应,我个人觉得比较有趣,而且说实话,这部作品确实令我感动。
当凯瑟琳• 毕格罗选择将马克•鲍尔的回忆录作为创作素材时,其实就决定了影片在风格上,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的东西。但是当我真正有机会走进这部作品的那刻,影片在追求真实性上可谓极致的表现,还是让我彻底震惊了一次。手提式的摄影机、跟拍的方式、晃动的镜头显现出不加修饰的粗砾场景,周边一切噪杂着的背景声音全无过滤地被收录进来,剧中人无意识发出的语气词连同粗重的喘息声,镜头推近时,William James脸上那一滴滴彷佛伸手就可以模到的汗珠子……一切的一切都极具现场感,我相信如果哪个观众闯进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一定会以为自己是在看一部记录片。而这也正是凯瑟琳竭力想要营造的效果,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成功,因为这样的镜头画面和音效,不仅使我我彷佛置身在现场,彷佛我就是路边一个旁观者、就是William James的一个伙伴,而且镜头画面之凌乱、残破,音效对声音纤毫必现的逼真再现,外加极其干脆利落的剪辑带来的节奏上的紧迫感,更是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气氛,那是笼罩在观众心头的、虽不算强烈、但却始终都存的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
故事是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慢慢铺展开来的,而不是我们所习惯的,将一个故事以线性铺展的方式展开,并沿着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顺序循序渐进。在故事结构上,它以“拆弹”为主题,然后将一个个有关联的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且彷佛是加了乐谱中的渐强符号,随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复杂、越艰巨、越难以达成,冲突也一步步加强,而观众的心情也一步步收紧、再收紧,直至最后James终于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排除人体炸弹,爆炸的烟尘和震耳的声浪覆盖一切时,观众的情绪终于达到了极点,并且在极点彻底释放。
尽管很多店家为推销此碟片在醒目处标上了大大的“秒杀”字样,但你最好是不要受其误导。个人以为这部《拆弹部队》情节虽不乏扣人心弦之处,但不要说“秒杀”的境界,甚至与好莱坞以故事取胜的大片都无法比拟。这部片子真正精彩的是作品时刻流露出来的人文气息。
首先是作品的视角。凯瑟琳的纪实风格,不仅使作品在真实性和现场感上出类拔萃,而且这种身临其境的介入式方式也决定了展现影片的视角。那彷佛也是身处现场的一双眼睛,它是James的、或者如James一般的美国士兵的。这样的处理其实是相当聪明的,既与马克•鲍尔的原著无限贴近了,更是把复杂而又宏大的、有关伊拉克战争的问题推到了一个背景之上,很多原本锐敏感的问题再也不是本片所要注目的焦点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泛政治”的评价的由来。在这里,透过一个普通美国士兵的眼睛,编导所要做的,只是真实地表现他眼中的战争、他眼中的伙伴及伙伴们承受战争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过程。于是,虽然讲述的是现代战争中一个高机密性、高风险兵种的士兵亲历战争的故事,但着重要表现的却是在战争巨大的压迫力之下人性的反应。而这几乎就是国际上战争片的一个潮流。但《拆弹部队》表现出色的,不仅仅是选择这个视角的本身,还在于这样的视角下,叙述风格的客观、平实和朴素。由此,突然想起了陆川的《南京,南京》,虽然我曾无数次地表扬过《南京,南京》,但我也一样不得不说,陆川在角川视角之上增加了太多情感化的东西,而且还是编导主观概念先导之下的一种情绪,一个侵略者在施行杀戮暴行之时,眼中时时流露出来的迷茫、痛苦和悲悯,客观上是很难与其身份相符,并被中国观众接受和共鸣的。
而凯瑟琳却几乎是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在这样的视角下,她力求展现的只是真实。于是一个踏在他国土地上的士兵,心情可以因一只从天而降的足球和一个可爱的伊拉克小孩而变得轻松,也会因一份单纯的好感而牵挂、而莫名地生出想要护佑的豪气,但更多的时候,在一个又一个耗不尽的白天,踯躅在着巴格达的长街,和耀眼的阳光一起同在的还有满目仓夷,虽然随处都可能潜伏着危机,但是,镜头让我们感受和捕捉到的情绪竟是麻木、甚至有些无奈和无聊,但这又恰恰是最真实和最客观的表现。
一个普通的、下层美国士兵,天天和危机打交道,天天在生和死的边缘打转,为什么要打仗?这场战争是对还是错?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他们有资格去思考的,他们没有选择权,战争机器一旦转动,他们这些零件,能选择的也就是在自己该待的位置上起到该起的作用而已。当流血和暴力的场景成了一道道习惯的风景、当生和死的考验几乎是天天要面对的作业时,估计学会麻木已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因此,凯瑟琳镜头前的这批军人,没有过多的慷慨激昂,也没有过多的恐惧,或着说是仅流露出一种被压抑和克制着的恐惧(即使有恐惧,那也是要主动或被动地被心理调控的),当然也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过多地表现他们的仁善和悲悯。他们表露在我们眼前的只是忍受、用巨大的毅力和理智来忍受。就如那本日记永远不是顺着时间顺序一天天延续下去,而是从设定的目标开始,一天天倒着计数着回来的,而那个目标就是他们“回家”的日子!因此,跟随着倒计时日期的细节,一面是充满憧憬的满怀期待,一面是掰着手指头计算的、彷佛总到不了尽头的日与夜!特别是当Eldridge终于因负伤被送离战场,看着他对着James大爆粗口,也看着他含着泪、含着笑真诚地祝福“伙计,活着回家!”时,一个在战场上生命如蝼蚁般脆弱的普通士兵,在终于可以活着回家的那刻,将长期以来纠结在心头的压抑、忍耐、恐惧、痛苦、甚至是愤怒来了个彻底的释放时,我的心竟情不自禁地为此悸动,为了这样一份真实的人性、为了其中蕴涵地极其强烈的、对生的渴望!
如果说政治是编导要绕开的主题,那表达战争对人性的压迫、摧残、使之濒临崩溃,从而达成对战争的控诉,一样也不是编导的意图,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同时,《拆弹部队》编导更让我们感受了一次由战争而淬炼出来的温情。《拆弹部队》的几个主要人物,James, Sanborn和Eldridge有着各不相同的性格。Eldridge,善良、温和及一点点的懦弱;Sanborn,理智、冷静、自控隐忍;而James,有着天生的、冒险家特有的狂热气质、自我意识强烈、但同时又善良和重情义。出场伊始的James,正是由于他对拆弹的狂热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欲,使两位伙伴感到了死亡的威胁,并无法抑止地担忧和恐惧,他们甚至策划以一场意外事故使这个威胁他们生命的人从此灰飞烟灭。于是,《拆弹部队》的另一个非常出彩的地方,就在于非常细腻地展示了一个强烈的冲突慢慢磨合、缓解并融合的过程,这个冲突因剧中人物不同性格和思想而产生,但在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归属感、共同承担的、亲密无间的团队合作中渐渐地弥合。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善良、柔软、真诚和温情的一面,在战争可以“秒杀”生死的惨烈之中,如一朵悄然绽放的小花,孤独地开放着,也许无法成为浓烈的灿烂,但却依然执着地将最纯然的美丽植入了心底。
James是通过激励的方式,让Eldridge化解恐惧的,他没有因为Eldridge的懦弱和胆怯而轻视他,相反,他给他足够的信任以及与信任相连的一项项任务。他鼓励Eldridge自己去做,在他有困难时,他给予帮助和支持,于是,在Eldridge的心里,他渐渐就成了一种可以倚仗的依靠、一股使他在紧张的环境里安定下来的力量、一个可以信赖的战友。
而Sanborn对James的改变却由那场阻击战开始。但说句心里话,这场戏是整部片子里我最不喜欢的一段,虽然我很理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表现一种转变的达成,选择一个突出的事件是个很好的处理方法。但是,在烈日暴晒下,忍受蚊叮虫咬,将果汁送到伙伴的嘴边,这样的设计也许是要表现一种关怀和温情,但在我眼里却实在是有些用力太过的刻意和矫情。真正让我感动的戏,是这一战之后,三个伙伴聚在James的宿舍痛饮,在Sanborn握紧拳头狠狠地把James揍倒在地的那刻,我竟有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和感动,为了一份豪放奔涌着的友情在这一刻全无遮拦的彻底放纵、宣泄和释放!
其实,影片表达三人之间感情的戏份都处理得很自然、也很有光彩。在救回负伤的Eldridge之后,精疲力竭的James将自己置身在冲淋笼头之下,瓢泼的水当头冲下,冲过身上所沾染的战友的血污,红褐色地流了一地,镜头前那个无比冷静、勇气十足的James不见了,瘫坐在布满血水的地上,他竟像一个无助的小孩,看着他几乎被那交织着的无法抑止的恐惧后怕和自责所击倒,在又一次见证了战争压力下人性自然反应的同时,也不得不为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而动容;而当一贯自制的Sanborn终于无法自控地向James诉说着他心里不堪负荷的压力和沉重,诉说着他对战争的厌倦与恐惧,随着Anthony Mackie由克制、到渐渐失控、爆发的精彩演绎,一个冷静、坚强的军人在一贯自持的背后所承载之重,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令我也不可控制地鼻子发酸,而那一刻弥漫在两人之间的、再没有任何秘密的信任和友情,却也再一次成功地让一份深刻的感动席卷了我一次,于是我任由我的心在那刻被酸楚、被柔软、被细微的刺痛所笼罩。
在我们细细地、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回顾这一切之后,我们是可以来谈论此文的标题――“War is drug”,战争是毒品了。因为,如果我们无法了解这场战争给这些普通的美国士兵带来的精神压力、无法了解他们渴望回家的心情、无法了解他们的无奈、忍受、等待和挣扎,那我们根本就没法来解读这句话。简单地认为这是“反战”的基调那太片面,而走向另一面,认为那样的“上瘾”是好战,是美国对“国际警察”身份的推崇和迷恋,则更是一种误读。剧中片头的这句话是以James口吻说出的 “战争的狂飚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因为战争是毒品”,其实蕴涵着太多的无奈和沧桑的悲凉。因为有了之后的极其细腻和客观的叙述和铺展,我们知道,没有一个正常的士兵会享受战争,但问题却是,如James这般的军人,为了必需掌握的一门特别技术,而被训练成了战争的机器。这些技能本身令个体骄傲并充满某种成就感,而战争瞬息生、瞬息死的刺激更是一种催化剂,终使他对这样一种存在方式上“瘾”,比如清晰地铭记着自己拆弹的数目,如收藏艺术品般地收藏着拆卸过的弹头。而这样的瘾本身却不是个体主动追寻的结果,只是当你被培养成功的那刻起,你发现你已经“被”染上毒瘾了。而更大的悲哀,却在于认识到这种“瘾”、认识到“瘾”对生命的威胁,却始终无法摆脱。从战场归来的James基本是失了魂了,他的躯体回来了、但他的魂却仍留在战场上,温馨而闲适的生活已是他无法适应的了。听着他对着襁褓中的孩子喃喃细语,“你喜欢玩这个,你喜欢玩所有的充填动物玩具,你爱你的妈妈、爸爸、你的睡裤,你什么都爱,不是吗?对,知道吗?伙计,一旦你长大了,有些你爱的事,看起来就没那么特殊了,就像你盒中的小丑,肯定你会认识到它不过是一个罐头和一个填充玩具,然后你会忘记你真正所爱的少数东西,当你长到我这么大时,它们或许只是一两件东西,对于我来说,则只剩下一件了。”这一大段独白,相对于全剧紧凑和简练的风格而言,基本就是冗长了,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缓慢的叙述里,不但清晰地对片首的断语做了阐释和呼应,更是将James心头的那一点点迷茫、一点点无奈、一点点悲凉,缓缓地带了出来,而且渲染得淋漓尽致。
如果顺着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下去的话,也可以将迷茫和晦暗锁定成作品的最终基调,那《拆弹部队》完全可能演绎成一部彻头彻尾的反战剧,而“拆弹”也可以是主人公最后彻底解脱的一个道具和方式。但是《拆弹部队》的结尾部分,却给了我们一份平静和从容。 James告诉妻子“他们需要很多的拆弹员”,这既是选择的一个理由和借口,但更是他在明白自己的境遇、自己生命价值坐标点之后,对责任的一种担待。编导将重返战场的James,走向舷梯时,那个淡然、自信、明亮的笑容推给了我们,看着他利落地穿着防护服,演员的表情和整个画面都有一种平静和淡淡的喜悦,在他转身向着他的目标走去、渐行渐远的时刻,那365天新的倒计时又开始了,又将一天天地延续下去,既充满着死的威胁,又孕育着生的希望。
于是,《拆弹部队》,它没有因迎合某种政治目的的诉求,而给我们慷慨激昂;它也没有因消极的逃避,沦落成一味宣泄悲哀和愤怒情绪的迷茫和晦暗;它让我们直面的是一份残酷的真实,而且是以一种极其平静的姿态,它更让我们看到了面对这份残酷真实时一个极其平静和自然的选择。于是,我们懂得,即使生存的困境,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选择机会,但勇敢地去面对困境却是我们能够选择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方法;如果一切皆成无法回避的“毒瘾”,那这样的“毒”,最终还是必需由你自己去解的;如果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需要有人中“毒瘾”,而偏偏你就是“被”选中的那个,那就坦然地去承担,没有什么是可以怨天尤人的;如果一切已经是一个不能再糟糕的“死局”,那人生不会因为你的胆怯和逃避而施舍你一片安宁祥和的坦途,真正可以开创出一片生天来的,只有你的无畏和坚强。于是,在那样的选择、那样自信、明亮的笑容里蕴涵的是一种力量和精神,那也是美国文化一直以来崇尚的精神,冒险、责任、乐观、勇敢、执着、奋斗!那也是徘徊在伊拉克战争的十字路口、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民众担忧和迷茫情绪滋生的当今美国最最需要的精神。
因此,对这样一部作品得到美国影评人一致的青睐并折得奥斯卡的桂冠,我没有任何意外。《阿凡达》很出色,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上的一种大胸怀而呈现的博大宽广和温情,高科技精心打造的、堪称空前绝后的视觉冲击给人的震撼无疑也是深刻且深远的。但是,也许一种脱胎于现实的真实、绝望中的真情、困境中勇于迎战,不惧怕未来,敢于创造未来的精神和感召力却更深入美国人的心,也更亲切、更有时代感。对于一个国家的艺术家,以一种客观的角度、真实再现一场战争的苦难,而不是以救世者自居、居高临下地描摹战争的气势如虹,我不反感;对于一个国家的艺术家,为那些为了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而谱写的纪念诗篇,而且其中没有任何的夸大和拔高,她甚至将他们一切属于人类共有的、面对战争的痛苦、恐惧和对温情的渴慕展现得一览无遗,我不反感;对于一个国家的艺术家,以敏锐的嗅觉和责任感,所发出的对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目前最需要的一种精神的召唤,而且没有牵强附会的说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纯然,我真的一点也不反感。我甚至在想、在期盼,我们的文艺人、我们的文艺创作环境,何时才能培育出这样一种责任感、艺术功底和足够的勇气及真诚,以不是简单贴上政治教化标签的方式,将我们的“主旋律”也打造成一种艺术上的辉煌;何时我们才能真正直面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从而彰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需要的一种中国精神!
其实,对一部作品的审美判断完全是见仁见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品味,一定要来个“高度统一”,不但是荒唐,更是不切实际,但问题却在于我们完全情绪化的一种态度。中国人对奥斯卡的情结很有些特别,一方面是罕有的关注和重视,甚至将小金人看成是中国电影业的终极目标,而且不管事实怎样,在众多的得奖者中,但凡和中国沾得上一点点边的、哪怕是多少代之前的那点血统,都够得上连篇累牒地、欢欣鼓舞上好一阵子;可一个不对劲,翻脸又比翻书还快,把人家说得一钱不值、整个一个猪狗不如。怎样的一种自相矛盾!一个民族对文化的审美评判,不仅仅折射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包容度和文化扬弃上的先进性。我实在是不希望,让浮躁和轻狂成为一种风尚,让井底之蛙般的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继续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桎梏。
下一篇:《高地战》——战争之殇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