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剧情

详解“人海战术”:志愿军从来就不提倡,但也不是自杀战术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5/29 11:26:06 【kenbest】

在电影《长津湖》中,再一次出现了类似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人海战术。在西方国家拍摄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污蔑东方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不顾伤亡的人海战术往往是一种政治正确和低级黑。那么,人海战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 ◼︎电影《长津湖》海报。这张海报是目前被解读志愿军“人海战术”最多的一张海报...…

在电影《长津湖》中,再一次出现了类似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人海战术。在西方国家拍摄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污蔑东方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不顾伤亡的人海战术往往是一种政治正确和低级黑。那么,人海战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

◼︎电影《长津湖》海报。这张海报是目前被解读志愿军“人海战术”最多的一张海报。

一、什么是人海战术

很多人对人海战术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堆人扎堆往前冲。但仔细一思量,就会发现这个“一堆人”和“扎堆”无法去量化和界定。事实上,在所有国家军队的战术条令中,对于人海战术都没有准确的界定和量化标准。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海战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成群的士兵排着密密麻麻的阵型发起冲锋,毫无疑问这就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人海战术。但这只不过是影视片导演想象出来的人海战术。试问有几个导演是以指挥军官或参谋军官的身份上过战场的?又有几个导演是上过军事院校接受过科班的战术训练?

在人类战争史上,人海战术曾经长期存在并被广泛的应用。对于人海战术,不同的时代和战场环境下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在冷兵器时代,军队人数往往与战斗力成正比,兵力越多战斗力越强。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指挥和通讯手段以及短兵相接的作战样式要求唯有排成密集的方阵才能有效发挥战斗力。因此,一堆人扎堆往前冲的人海战术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一种非常高效、合理的战术。即便进入热兵器时代,由于早期步枪的发射速度慢、射程短、威力小,人海战术进阶为排队枪毙战术。

美国电影《爱国者》中的排队枪毙战术

但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以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自动武器的成熟,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时,人海战术已经与自杀冲锋划等号了。乃木希典在旅顺口发起的肉弹冲锋让日军血流成河。一战的索姆河战役期间,排成密集队形发起冲锋的英军在德军的机枪和火炮的双重蹂躏下,战役第一天就有近6万人伤亡。从此之后,人海战术退居二线。

索姆河战役中,英军士兵以密集的队形越过铁丝网发起冲锋

历史总是有着强大的惯性,即便已经退居二线,但人海战术总是退而不休,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是在一贯鄙视人海战术的西方国家军队中,仍然会时不时地出现人海战术。例如,二战期间美军实施了次数最多的水陆两栖登陆作战,由于水际滩头的地形狭窄、障碍物密集,在抗登陆一方的火力压制下,大量美军被迫聚集在滩头,成为活靶子。对此,《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硫磺岛家书》、《父辈的旗帜》等美国电影都有所表现。好莱坞黑起自己人来一点不手软。

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人海战术

二、为什么志愿军使用人海战术的传闻屡禁不止

1.联合国军为自己的无能寻找借口

失败者总是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就好似老电影《南征北战》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志愿军的手下败将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总是会无限夸大志愿军的兵力优势,借口志愿军采用了人海战术。人海战术就成了最好的借口——看吧,不是我无能,而是志愿军兵力太多。

《南征北战》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2.抹黑新中国的政治需要

人海战术的污名是与人民军队相伴而生的。早在红军时期,国民党军队为了在政治上贬低和妖魔化红军,就污蔑红军采用人海战术。到了抗美援朝时期,系统新的全面抹黑新中国在欧美国家更是一种政治正确,不如此怎么凸显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半岛内部事务的合法性、正当性呢?到了今天,亡我之心不死的反华势力通过历史虚无主义继续来造谣生事。抹黑志愿军使用人海战术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已。

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中抹黑志愿军人海战术的镜头

3.无法理解志愿军战术的精妙之处

在朝鲜战场,联合国军过于依靠优势的火力和空中力量,在战术上十分笨拙。为了攻克志愿军的阵地,往往需要倾泻大量的弹药,为此甚至专门创造了一个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笨蛋永远理解不了聪明人的想法,在联合国军看来,拼不起弹药消耗量的志愿军就只能靠人数来弥补火力的不足。

范弗里特弹药量,美国人认为战争就得这样打

三、志愿军良好的战术素养

作为一支从战火中诞生的军队,志愿军拥有极高的战术素养并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也善于向对手学习,总是能够及时找到抵消联合国军优势的方法。

志愿军正在进行沙盘推演

由于美军拥有强大的火力和空中优势,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鲜有全歼美军团以上单位的机会。唯一的一次,是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利用美军的立足不稳、孤军深入,重创了绰号北极熊团的美国陆军第31团级战斗队。为此,志愿军迅速调整了战术,用敲牛皮糖的战术,对美军零敲碎打。每战都集中优势兵力对美军营以下单位进行围歼,积小胜为大胜。为了抗衡美军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志愿军发明了坑道战术,终于在上甘岭战役中遏制住了美军的火力优势。当战线相对稳定后,又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在此期间,仅著名神枪手张桃芳一人就在32天内就歼敌214名。

神枪手张桃芳

这样一支懂得思考又拥有良好战术素养的军队,怎么可能会采用主动送死的人海战术。从本质来说,人海战术就是单兵间隔得远近。早在二战期间,各国军队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是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两名相邻的步兵之间要保持至少3米以上的间隔。

从某种程度来说,志愿军算是美军的学生。二战期间,美国派出大批军事顾问训练国民党军队,在印度的国民党远征军更是美国顾问手把手教出来的好学生。最后,这些美国顾问一手训练出来的国民党军队都被运输大队长蒋介石送进了解放军的战俘营,其中绝大多数经过教育后成为解放战士,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成为光荣的志愿军。

美国顾问正在培训国民党士兵

当志愿军在朝鲜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后,即便是昔日不共戴天的敌人,在功德林改造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欢呼雀跃,为中国人自豪。曾经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18军军长的杨伯涛更是牵头撰写了《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的材料,略尽绵薄之力。可见,在民族大义面前,每个真正的中国人都会携起手了,共赴国难。反观,今天抹黑志愿军的人,让人感慨万千。

这张照片表现出志愿军良好的战术素养:单兵间隔至少3米以上,可有效降低敌手榴弹的杀伤效果;分组明确有主攻有助攻,相互掩护没有死角;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选择合理,配置在便于隐蔽又能发扬火力的陡坡处。

四、数字说明一切

从南昌起义到抗美援朝,人民军队始终处于以弱胜强的状态,想搞人海战术也没有资本。事实上,污蔑志愿军使用人海战术的论调根本不值一驳,只需要简单列几组数据就可以说明一切:

红军时期,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相继失败,残余部队不过800余人和1000余人,这1800余人怎么搞人海战术?此时的国民党军兵力超过数十万,加上国内大大小小的军阀,总兵力超过100万。

抗战时期,改编八路军之初,不过3个师4.5万余人,此时侵华日军仅在山海关以内的陆军就有16个师团超过60万人。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兵力对比为430万:127万。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期间,志愿军没有海空军,参战兵力只有首批入朝的6个军及少数加强部队总兵力30万人。而此时的联合国军仅地面部队的兵力就高达23万人,还有上千架飞机和包括航母、战列舰在内的百余艘军舰,牢牢掌握这制空权、制海权。试问,在双方兵力对比近乎1:1的情况下,志愿军凭什么用人海战术?如果这样都能让志愿军打出人海战术,联合国军的指挥官需要多无能。

五、志愿军的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没学过《毛选》,也读不懂《毛选》的联合国军永远不懂得什么叫做集中优势兵力,总是将之与人海战术混为一谈。 “要以至少3倍的兵力围歼敌人较弱的部队”。志愿军很多经典战例正是对这一军事原则的灵活运用。

关于集中优势兵力的精妙论述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会在集中优势兵力的基础上,采取超常规的兵力部署方式,以期克服各方面的困难。

1.克服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步兵的火力已实现半自动化。以长津湖战役的美国陆战1师为例,1个步兵班满编有13人,装备有9枝加兰德半自动步枪、3挺勃朗宁轻机枪和1枝M1卡宾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俗称“大八粒”,可以通过半自动的方式连续发射8颗子弹,火力密度远胜志愿军手中拉一下枪栓才能打一颗子弹的三八大盖、中正式、汉阳造或者莫辛纳干。这样一来,志愿军在进攻时需要多名步枪手才能压制住一名美军步枪手。这也就意味着,志愿军在进攻时必须投入远比美军多的兵力,才能达到火力压制的效果。

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班的武器编制

2.特殊战法的需要

以邱少云牺牲的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为例。为缩短冲击距离,志愿军29师决心采取潜伏战法:派出2个加强步兵连400余人在进攻之前利用夜色的掩护,潜伏在南朝鲜军阵地前沿60米的草丛中。显然,这400余名志愿军的兵力密度是极大的,但效果也是明显的。当战斗发起时,志愿军仅用18分钟就全歼南朝鲜守军170余人。

3.地形和障碍物的限制

前文我们提到过,美军在二战的登陆作战中,往往由于地形和障碍物的限制,而不得不聚集在滩头寸步难行。志愿军在朝鲜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朝鲜半岛北部多为山地地形。在山地进攻中,受地形的影响,可选择的冲击路线往往很有限。同时,联合国军往往会布置地雷、铁丝网等多种障碍物形成障碍场。以志愿军的破障能力,在障碍场中所能开辟的通路数量及其有限,导致大量部队只能通过有限的道路发起冲击。客观上增加了人员密度,让联合国军主观上认定为人海战术。

4.志愿军的夜战战术

为了抵消联合国军的火力和空中优势,志愿军通常在夜间发起攻击。由于黑夜的掩护和志愿军良好的伪装,使联合国军只能在极近的距离发现志愿军。黑暗会加剧人类的恐慌,当志愿军从黑夜中突然出现在联合国军士兵的眼前时,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觉和恐慌,以为黑暗中还有无穷无尽的志愿军。

综合看来长津湖之战时,志愿军为了抵消美军的火力优势,就选择了在夜间发起进攻,电影《长津湖》中对此也有这类表达。客观的环境,战术的选择,出现密集冲锋的情况就难以避免,同时也被对手产生错觉和故意宣传放大。当然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志愿军当然战术也不是万能,同样也有在冲锋时队形密集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不过后来也立即进行了总结。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弥补武器装备的差距,志愿军将聪明才智、勇猛果敢等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才换来了《停战协定》。我们总是假设:如果志愿军拥有和美军一样的武器;如果志愿军能够拥有制空权;如果志愿军能够换装AK47突击步枪……

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烈的是:今天的人民军队,早已克服了火力不足恐惧症,拥有从核武器到最新型自动步枪在内的门类齐全的武器装备,无惧任何对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