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剧情

当代国产战争片进化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5/29 11:26:12 【kenbest】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一夜之间,全球变天。 2月24日,伴随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这场顷刻燃起的战事,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和平的脆弱。 而战争,不仅实实在在地在现实中上演,同样也是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常客。 光影中的战争 时至今日,战争题材仍是非常重要的主流电...…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一夜之间,全球变天。

2月24日,伴随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这场顷刻燃起的战事,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和平的脆弱。

而战争,不仅实实在在地在现实中上演,同样也是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常客。

光影中的战争

时至今日,战争题材仍是非常重要的主流电影类型之一。

在历史进程中,每一场大战的到来都会伴随着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残酷的战争如灾难般给人施以苦痛,而电影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短暂脱离现实的媒介。人们用电影来记录历史,还原战场,既是为了铭记过往,赞美英烈,更是为了反思战争,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另一方面,战争电影也在展现它的奇观属性,用大银幕将观众们带向遥远的战场,满足观众对这些震撼场面的观影诉求。

必须承认的是,就像女性观众会爱上爱情电影那般,男性观众普遍会对战争题材电影产生天然兴趣。战争电影不仅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与思考,还有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现实中,恐怕无人真的愿意看到硝烟四起,然而在电影中,战争题材作品却一直能够点燃观众的热情。中国电影亦不例外。

从早期的各类抗战电影,到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类战争题材宣传影片,中国电影的发展似乎一直同战争题材紧密关联。

拥抱市场,百花齐放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战争题材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主旋律电影的代名词。从抗战阶段到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国产战争片基本都归于主旋律类别,在创作手法上也相对模式化。

而在中国电影开启市场化改革后,诸多类型的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商业类战争题材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中。

犀牛君认为国产战争片创作风向的转折点其实在于两部影片,一部是在2007年公映的商业战争片代表作品《集结号》,另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主旋律献礼电影《建军大业》。

《集结号》抛开此前国内主流的宏大叙事,以个体人物视角来展现战争,同时采用了类型风格强烈的叙事手法。这部影片的上映,开启了商业战争片的时代。

“建国三部曲”终章《建军大业》,则在《建国大业》打开主旋律电影商业化阶段后,成为了首部将商业化主旋律与战争题材类型融合的实验作品。

至此,国产战争片的市场化蜕变基本成型。

而纵览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国产战争电影还出现了三个细分类型的创作高峰。

其一是商业战争片创作高峰。

以《集结号》为起始,行业开始涌现大量的商业类型融合战争电影。像《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等反映抗战历史的类型化作品均在电影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除了直接反映战争残酷场面的项目之外,也有以《芳华》《无问西东》《明月几时有》为代表的剧情类战争电影,描绘经历战争后的普通个体遭遇。

其二是现代化战争片高峰期。

可以看到,伴随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与观众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商业战争片的选题日益扩充,从近代战争、古代战争拓展至现代战争范畴。像以《战狼2》《红海行动》为代表的几部影片,运用维和、反恐为母题打开战争题材创作的局限性,用军事动作细分类型来诠释当代战场。

目前,现代战争片仍处于繁荣创作阶段。在即将上映的影片中,还有一部军事动作题材的《维和防暴队》,以中国维和警察作为主要人物群体。

其三是主旋律工业大片的高峰期。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整个电影行业齐齐受挫之际,是主旋律电影扛起了商业市场的救市大旗。在此之中,既能够体现国家电影工业水准,又兼备了商业性与主旋律色彩的主旋律战争电影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焦点。

在紧张工期内由三位导演联合完成摄制的《金刚川》,集中国电影顶级力量拍摄的头部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都在电影工业层面上开创了中国主旋律战争片的新历史。而这两部《长津湖》,也凭借超过95亿的累计票房一举打破国产战争片的新天花板。

当然,除了这些代表性的影片之外,近年间还有很多类型的突破项目涌现。

如疫情复工后的首部救市大片《八佰》,同样也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工业化流程,并在内容上开创性地以国民党战士抗战事迹作为主线;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张艺谋执导战争电影《狙击手》,以微观视角展现战争,实现了小成本战争电影的试水;还有如科幻战争题材的《上海堡垒》,虽在口碑层面饱受争议,但在创作层面上是一次非常大胆的挑战。

纵览近年间国产战争电影的题材发展,总结而言就是叙事从宏大到细微,类型由单一到多元。而这样的变化过程,也是影片商业性由弱到强的递进。

在此背后,既有中国电影向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市场创作取经的因素;也有创作者们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的市场实践经验。落在观众眼中,就是这些国产战争片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当然,国产战争电影从主旋律走向市场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看做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过程。对于大部分战争电影来说,一面是内容上的反思性、教育性以及商业性,另一面也是电影工业水准的映射。

近年来战争类电影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中国电影制作水准的稳步提升。我们具备了操作大体量、高制作标准项目的能力,因此才能够频繁地向市场输出战争电影。

无论是融合题材式开发亦或是硬核战争大片。只有工业水准的提升,才能够为电影创作者的设想提供成为现实的可能。

国产战争片的10亿+时代

国产战争电影创作方向上的转变,既是被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所推动,也是观众日益更迭的审美所决定。而国产战争片愈发显著的商业色彩,也在票房数字上有所体现。

根据灯塔专业版的相关数据资料,我们梳理了20年间的29部票房过亿国产战争电影。

可以直观看出,以《战狼2》为分水岭,清晰划出了两个市场阶段。

在此之前,在当代国产战争片中具备里程碑意义的《集结号》不过2.1亿票房;在商业市场引起震动的《智取威虎山》《金陵十三钗》等商业战争大片也难过10亿票房大关。而《战狼2》的横空出世,彻底点燃了观众对国产战争电影的观影热情,带领国产战争片正式进入了10亿+年代。

在这部影片面世后,同年贺岁档上映的冯小刚执导的战争爱情片《芳华》获得14.23亿票房;于2018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则以36.51亿票房力压头号种子《唐探2》获得档期冠军;《八佰》《金刚川》在2020年复工初期先后提振市场信心;还有两部《长津湖》,至今仍在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根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目前,国产战争电影有7部影片票房收入超过10亿大关。除了《战狼2》,剩余6部作品无一例外都在它之后面世。

当然,这背后也有很大一部分市场因素。一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急扩,观影人次今非昔比,二来经济条件日新月异,票价也直线上升。

不过,纵使外界因素再多,眼下毋庸置疑的是,国产战争片于中国观众,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C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