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纽约时报》,发布文章推荐2023年优秀国际剧目,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电视剧。 文章特别指出,它象征着,中国制作团队(在本例中为浙江华策传媒,即毕赣《地球的最后一个夜晚》与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等电影的出品公司),也可以制作出媲美...…
前不久,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纽约时报》,发布文章推荐2023年优秀国际剧目,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电视剧。
文章特别指出,它象征着,中国制作团队(在本例中为浙江华策传媒,即毕赣《地球的最后一个夜晚》与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等电影的出品公司),也可以制作出媲美甚至高于美国剧集制作公司(像Hallmark与Up)出品的浪漫治愈剧。
不可否认,近些年国产剧“走出去”步伐加快,先是古装剧为海外观众打开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进而带动悬疑推理、都市爱情、女性群像等现实题材作品争相迈出国门。这次,在国外收获不俗反响的《去有风的地方》,又“赢”在了哪里?
回归现实“慢生活”
田园烟火熨帖心灵
流媒体时代,对于国产影视剧来说,长视频与短视频争夺用户注意力,主打“强情节”和“快节奏”,这可谓是剧集市场颠扑不破的制胜秘笈。
不过,随着近些年受众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内容多元化,创新特质明显的作品逐渐开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厮杀中突出重围。《去有风的地方》就是这般背景下的产物。
与过往主流影视剧“大不同”,剧中隽秀婀娜的自然风光与悠闲惬意的“慢”生活贯穿始终,治愈感扑面而来。小到有风小院的木头桌椅、临街布满鲜花的房檐,大到骑马踏青的绿色牧原、澄如明镜的蔚蓝天空等,引得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纷纷发出“实在是令人向往的生活”“这段时间的疲惫都被有风小院的大家治愈了,最戳我的就是他们真的有在好好吃饭和睡觉”的感叹。
《去有风的地方》在情节设定上,由各种各样温馨搞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构成,比如许红豆不止一次提到能在谢阿奶身上感受到久违的祖孙情,谢之遥“骗”大家去果园团建实际上是为了帮凤姨摘梅子,阿桂婶和凤姨只要聚在一起就经常吵闹,即便这样彼此还是会互相关心……整部作品回归田园语境,从乡土中国中汲取充足养分。主创从叙事上讲究一种娓娓道来的烟火气息,不仅还原了生活,还打动了人心。
当然,《去有风的地方》之所以通篇被“治愈”二字填满,还因为它为我们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流动。就像许红豆和谢之遥之间的暖甜爱情,谢之遥和谢阿奶之间的血浓于水亲情,还有许红豆和陈南星之间的无价友情。
阿奶为了支持自己的大孙子谢之遥追许红豆,拿出她的多年存款让谢之遥去买飞机票;许红豆有替自己的好闺蜜南星尽心照料她的父母,会给他们邮寄亲手做好的鲜花饼,也会帮他们染头发。不难发现,剧中鲜少出现脸谱化的“坏人”,多得是感染你我的暖暖爱意。
以上,回归生活、观照现实、疗愈身心,《去有风的地方》透过充满清新田园风的画面镜头,将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铺展开来,令人感到极度舒适。
多元“年轻力”人物群像
传递爱拼才会赢生活信念
众所周知,内容是影视剧创作的核心,它既能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审美,也是决定一部作品传播效果如何的基本标尺。
对于《去有风的地方》来讲,故事主体发生在大理云苗村。这就需要创作者不仅要契合农村空间语境,塑造真实多元的主体叙事对象,撰写贴近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人物性格的台词文本,更需要编剧在描写原生态乡间生活的具体情节上,切记规避“假大空”,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成色与口碑传播。
换句话说,《去有风的地方》是一部带着泥土气息、反映时代画卷的田园治愈剧,“真”和“暖”是其主要创作方向。无论是对当今社会痛点的及时捕获,还是呈现立体可感的奋斗人物群像,整部剧通过影视真实感的塑造与艺术作品感染力的提升,实现了主旋律意识的“寄情”与广大受众的“移情”高度统一。
社会痛点方面,《有风的地方》紧跟现实题材的求新求变。如果说之前剧集市场的“痛点”经济,更多是从社会学或心理学角度,探讨原生家庭、职场工作、学校教育等民生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那么当下,“痛点”描摹正越来越收束于个人选择和日常生活,露出的日常性情感触达占比多了。
比如许红豆和林娜决定合伙开民宿,到底是直面繁华都市的职场“内卷”,还是用心经营诗和远方的田野,仅仅是个人选择罢了,无关好坏与对错。还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许红豆回到了云苗村,与谢之遥“再续”前缘,这里不光是如何平衡恋爱与工作关系的问题,主线还是回归到了两性相处的经典议题,甚至不乏温暖。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去有风的地方》全剧扎根泥土,既有对大理云苗村的全景式扫描,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多重关切,更有对“年轻力”人物群像的多元塑造。谢之遥是头脑聪明、回乡创业的精英人才,黄欣欣是深入基层、尽职尽责的大学生村官;辞职到云南休息的都市打工人许红豆,积蓄心灵力量最终重新出发;逃避家庭压力的网络小说作者大麦,逐渐坚定了对写作的热爱与坚持;追寻灵感的风趣酒吧驻唱胡有鱼,满心壮志想要离开师傅外出闯荡的谢晓夏等等。
这些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不断拼搏与努力,每个人的选择耐人寻味。他们探索自我、敢为人先的魄力、勇气,带给普通观众多样化思考和收获的同时,传递出了爱拼才会赢的向上生活理念。
《去有风的地方》
给国剧出海带来哪些“新”思路?
如今,主题鲜明、贴近现实、制作精良的现实题材作品正成为国产影视剧创作的主流。
不少现实题材影视剧,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还拓宽视野聚焦时代浪潮下的小人物群像。这些影视剧作深受本国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在相关政策助推下,得到大量海外观众的认可。可以说为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出,做出了不小贡献。《去有风的地方》亦是如此。
就文艺作品而言,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对外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文化贴现”现象,但没有人会拒绝视觉上的美景呈现。《去有风的地方》农田花草无处不在,蓝天古屋相互映衬,它的新意在于绮丽的云南乡村现实。该剧以浪漫视听语言描绘清新田园、馋人美食、古朴村落等,将人物故事与田园风光进行恰当融合。在推动剧情向前走的时候,也满足了很多人想要逃离大都市、亲近大自然的潜在心理诉求。
所以,田园治愈剧,勘景、取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去有风的地方》剧组辗转凤阳邑、沙溪古镇、喜洲古镇、洱海等地完成拍摄,为的就是营造具有独特质感的田园风格。
还要明确一点,落地的人文关怀治愈人心。在云苗村里,大家的生活方式由繁变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挚纯粹起来。许红豆在三餐四季的悠闲时光里,触手可及幸福的模样。文艺作品往往能够折射时代情绪,整部作品除了美食、美景带来的感官刺激,立体鲜活、拒绝脸谱化的群像塑造治愈着大家,更为重要的是,《去有风的地方》给电视机或网络前诸如许红豆一般的打工人带来些许反思,其实我们即便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很努力。
另外,在全球化语境影响下,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以人类情感为支点,抓住情感共通性。《去有风的地方》里,谢阿奶手持烟火以谋爱,心怀诗意以谋生,面对一地鸡毛生活始终坚韧和乐观;心直口快的阿桂婶,经常话糙理不糙,一语点醒梦中人……该剧抓住“生活流”特质,在展现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相互帮助、隐忍豁达等传统美德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输出。
结语
总而言之,立足现实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以情维系海外受众。在与他国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寻找共同乐趣,把握情感共通点,正是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顺利打开国际市场,赢得不俗评价的关键所在。
Copyright @ 2018-2024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