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影视看点 >>最新影评电影 >>尘封十三载剧情介绍:《尘封十三载》:拨开年代迷雾,信念不再尘封

尘封十三载剧情介绍:《尘封十三载》:拨开年代迷雾,信念不再尘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5/3 8:39:45 【kenbest】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文|知庸今年剧集市场悬疑剧不少,到完结时口碑依然坚挺的,却没剩几个。但悬疑剧《尘封十三载》,从开播到昨日收官,始终好评如潮。豆瓣开分7.9本就不低,到收官日竟还能小幅上涨至8.1,在今年悬疑剧中稳稳位居前列,成为本季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口碑力作。甚至在全部三季迷雾剧场中,本剧的...…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文|知庸

今年剧集市场悬疑剧不少,到完结时口碑依然坚挺的,却没剩几个。

但悬疑剧《尘封十三载》,从开播到昨日收官,始终好评如潮。豆瓣开分7.9本就不低,到收官日竟还能小幅上涨至8.1,在今年悬疑剧中稳稳位居前列,成为本季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口碑力作。甚至在全部三季迷雾剧场中,本剧的评分都能冲进前三名。超强口碑,也成就了剧集一路走高的热度。爱奇艺站内热度每日稳步上涨,最终冲破8800大关。骨朵热度指数同样稳中有升,连续多日占据网剧榜单前列。

口碑热度双丰收的强势表现,离不开主创们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作为一部双时间线展开叙事的剧集,《尘封十三载》罕见选择分冬夏两次开机,来更好呈现两个年代质感的差异。在服化道、配乐等幕后工种上,制作团队也下足功夫,将剧集悬疑性与生活流交织的氛围落到实处。生活本身,正是剧中最大的谜题。

双时间线,怎么拍?

正如剧名《尘封十三载》所揭示的,本剧讲述了一个跨越13年的悬案侦破故事。2010年的一起命案,竟与1997年的连环杀人悬案有所关联。十三年前失意的警察师徒,于十三年后再度联手破案,两人双时间线交织的追凶之路,是剧集的最大看点。

剧集采用了双线混剪并行的叙事方式,新案引出旧案,旧案中又暗藏新案的线索。两条线索各有各的迷雾,又通过在两个年代都有登场的一众道具、人物,进行巧妙转场串联。十三年后再度出现的凶案道具,身份、性格突变的关键嫌疑人,都让双时间线结构的悬念更加精彩。

但双时间线剧集,很容易显得叙事混乱,本剧更是每一集都有双时间线的交替讲述,且双线信息量都不小,让叙事难度更加提升。为了在保证观众理解的同时,加强悬疑感,主创们费了不少心力。

在结构上,本剧的每一集,都会把本集的一个案件关键道具或关键角色,作为小标题。片头则首先会呈现一个与本集悬疑线索相关的片段,再以过场动画的形式,重点突出本集标题中的道具或角色。这样的结构,既在开头就做足悬念,又通过标题和动画给予观众提示,让观众在本集重点注意这一道具或角色在双时间线中的作用。每集开头系扣,结尾解扣,勾起了观众对悬疑剧情的探索欲,也提升了剧情的吸引力。

本剧豆瓣短评词云图

双时间线本身,则要做足反差,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双线年代质感、人物状态上的不同,不至于摸不着头脑。在两个年代的主色调上,摄影指导有意将97年设置成香槟色暖调,10年设置成蓝色冷调。两种强对比色调,天然起到了区分年代的作用,让双线混剪更加清晰。

而在陈建斌饰演的老刑警卫峥嵘,和陈晓饰演的新一代刑警陆行知这对师徒主角身上,剧集也有意从服装造型和角色性格上,都突出二人在不同年代沧海桑田的反差感。97年正处于巅峰期的卫峥嵘,一身咖啡色皮夹克,戴个大墨镜,暴躁、随性的硬汉性格跃然屏幕。刚进刑警队,还处于“菜鸟”状态的陆行知,则是蓝色牛仔服配格子衬衫,暗示角色身上未脱的书生气,和敏感、细腻、眼光独到的特点。

十三年过去,卫峥嵘穿上了蓝外套配大汗衫,手持粉色小水壶,更显居家大叔的生活气质,表现出角色从暴躁向温和的转变。陆行知则以精悍干练的军绿色服装为主,展现出比当年更坚定、缜密、经验老道的新气质。为了加强年龄感,陈晓还自己主动要求推掉了两边的发际线,更高的发际线,让角色显得更加成熟。师徒二人于十三年前后,在人物状态上发生的巨大转变,让观众对双时间线有了更强的辨识度。

两人以及其他一众群像角色,在十三年间因谜案所造成的命运轮回,也在双时间线的突转中,展现出强烈的宿命感,令观众不胜唏嘘。双时间线不仅有着各自的谜底,还互为角色反差的谜面,指向每个角色身上发生的日常之谜,这让双线结构不再只是悬疑花活,更成了精准对位的情感回环。正如陈建斌接受采访时所说,“这不仅是一个警匪互搏的故事,更是一个人们与宿命搏斗的故事。”

两度开机,为什么?

双时间线对两个不同年代的呈现,必然要求两条线在年代质感上,体现出本质性的不同,这也是本剧最大的特色之一。剧中1997年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低矮的棚户平房,插卡式公用电话,大众澡堂等颇有年代感的场景,2010年则更多是车水马龙,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时代变迁的痕迹,在双线景物的变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在视觉上,更直观体现出双线年代质感的差异,《尘封十三载》的导演刘海波,在创作之初就确定本剧要在冬夏两个季节,分别拍摄两个年代。但两度筹备、两度开机,必然会造成剧集前期风险增大,刘海波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反商业模式的操作”。

冬季开机

好在最终,他找到了能与他在审美上达成共识的九野时代,担任本剧的联合出品方。本剧总制片人殷晓野告诉骨朵,从见到导演的第一面,她就与导演在两季拍摄的方式上一拍即合。“为了创作,大家都很嗨,即使我知道有风险,我也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我想给创作者、观众留下一部作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

两度开机的计划确定了,主创们面临的困难却还没有结束。冬季戏份于去年1月开机拍摄完毕后,夏季戏原定于去年7月开拍,但由于疫情,剧组最终延期了两个月,才得以二次开机,导致制作难度再次增大。

夏季开机

人员的协调,也成了剧组的一大难题。从最开始,要想让一众演员为本剧留出两个档期,剧组面临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但在刘海波导演的努力,和主演们对剧本的高度认可下,大家都选择做出配合。但由于二次开机延期,几位主演的档期又需要重新安排。除了演员之外,本剧的幕后主创团队也都是一线阵容,但大家最终都为了等待本剧二次拍摄,推掉了不少工作。

对于剧组全体为了协调时间而做出的巨大牺牲,刘海波表示,“大家伙做这个戏,不是因为要多赚多少钱,而是大家都有想做一部好剧的发心和共识。在用心程度和成本付出上,我们都拿出了极高的标准。”陈建斌也认为,“我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呈现一个人物,两次开机确实对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角色变化一目了然。”主创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对创作理念的坚持,都扎扎实实体现在了剧集的质感上。

生活悬疑,怎么做?

《尘封十三载》的独特质感,还体现在剧集悬疑感与生活流兼具的气质上。剧中的警察们不是“破案机器”,而是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迷茫有彷徨的人物。剧中既事无巨细地呈现了警察们侦破案件的种种细节,让悬疑感建立在真实性之上,也难得不吝笔墨,展现了警察的家庭日常生活,道来他们粗中有细的柔情。破案与生活两条线索并不割裂,而是紧密相关,因为这本就是构成一个警察真实生活的两种侧面。

悬疑与生活的平衡,不止体现在剧作层面,也需要在布景、配乐等各项幕后工种上得到落实。烟火气十足又案件频发的老城区,是剧中的关键场景之一,但剧集拍摄地重庆周边,确实找不到刘海波希望呈现的待拆迁城中村实景。为了保证剧集质量,主创们决定专门搭景。

殷晓野表示,“九野时代是以剧作为核心的公司,所以对内容层面比较了解,看完剧本之后,很痛快就确定,老城区的景必须要搭,因为它是这个戏的戏眼,不搭的话,这个戏就不存在了。”最终,剧组搭建了一整个正方形的大区域,展现出老城区日常中暗藏玄机的气氛,对剧集的整体氛围加成颇多。

在配乐上,剧集为不同调性的情节,和不同风格的角色,都设计了独特的配乐。悬疑或凶杀情节中,配合剧中“油画杀人案”的美术风格,剧集采用了教堂音乐,在女高音中倾诉受害者的呐喊。这段配乐在关键情节点的反复出现,让观众更能直观感知剧集的悬疑氛围。

而在展现人物的日常气质上,配乐团队会在看片后反复分析每个人物的特点,为他们赋予独一无二的风格化配乐。比如老刑警卫峥嵘的主题音乐,就是一段老式摇滚乐,既老派又酷劲十足的乐曲,与角色的老道和张扬相得益彰。片尾曲《平凡的我》,则将剧集的生活气进一步夯实,歌声中对平凡人努力生活的娓娓道来,唱尽了十三载的岁月变迁。

剧集悬疑与生活兼具的独特气质,还在片头中有所体现。本剧原始片头类似常规悬疑剧,是由一些悬疑剧照组接而成,但主创们觉得,本剧的片头应当更加新颖有趣,才能与正片的风格匹配。

最终版本的片头,采用了手绘版画风动画拼贴的形式,剧中不少悬疑线索,都暗藏于动画细节中。片头曲还带有一点淡淡的喜感,作为剧集生活流的暗示,与动画中的悬疑性有机混搭。幕后制作的精益求精,让剧集的悬疑性和生活流都更加扎实,成就了剧集颇受观众喜爱的生活悬疑质感。

尊重创作者,一切为了创作,基于这些追求,九野时代和导演刘海波等一众主创,才得以将《尘封十三载》打造成一部充满日常之谜韵味的作品。相信这些用心的创作者们,还能继续冲出创作的迷雾。

原标题:《《尘封十三载》:拨开年代迷雾,信念不再尘封》

Copyright @ 2018-2025 hedo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9000号  技术支持:HDHCMS
合作发稿QQ:43950305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和动画剧情网 (⊙o⊙)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内容与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和动画公众号